地处豫西北太行山南麓、丹河东畔的博爱县,是我国黄河以北地区人工栽培竹林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多的县份之一。这里竹林茂盛,郁郁葱葱,风景秀丽,宛若江南,在我国北方地区极为罕见,素有“华北竹乡”、“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称誉。
博爱竹林历史悠久,据《山海经》载说:“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入中河”。说明在战国至西汉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的竹林。唐初皇家在这里设置“司竹监”管辖竹业;北宋时废司竹监又置“竹园”;明代,处在竹林中的许良村,已有“竹坞”之称,这里“地多水竹,最为清幽”,“夹溪修竹带青葱”,成为“胜游之所”;清朝有人咏诗,提到博爱竹林区“村村门前水,处处竹为家”,统治者强迫竹农“贡竹”;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寇放火焚烧,博爱竹林毁坏严重;解放后,博爱竹林又恢复青春,蓬勃发展。
目前,博爱竹林呈不连续片状,分布在太行山与冲、洪积平原之间的缓坡地带,以丹河灌区为集中产地,产区包括许良、上庄、磨头等8个乡镇,71个行政村。竹林面积达17000余亩,年产竹子约609万公斤,为我国华北地区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竹林区。其中的许良镇还是北京、天津、内蒙古动物园中熊猫的主要饲料供应基地。
众所周知,竹是喜生于湿热环境的植物,在我国主要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热带地区,地处北方的博爱县为何竹林繁茂、久经不衰呢?这与博爱县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博爱竹区地处太行山南麓底部,因数万年的冲、洪积所致,形成土层深厚,质地轻粘,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强,土体紧密的褐土、潮土,具有竹子生长要求的土壤结构。
博爱县属于暖温带气候区,夏季炎热,不减于秦岭、淮河以南,6、7、8三个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6.1℃、27.8℃、26.1℃,热量充足,对竹子生长十分有利。冬季较冷,但由于竹区处在背风向阳的太行山南坡,气温比其以东没有山地阻挡冷空气的同纬度地区较高,风力也较小,一月份平均气温—0.4℃。总的来说,热量条件基本上满足竹林生长要求的需要。
博爱竹区年降水量60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4.8%,和秦岭、淮河以南的天然林区比,降水量是较少的,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特别是5—6月,气温剧增,降水不多,蒸发旺盛,而此时竹林需水较多,极为不利。但博爱县地下水资源丰富,又有丹河下游流经林区,引水灌园,抽水灌园,弥补了天然降水的不足。
博爱竹区无霜期长,10月下旬初霜,翌年3月下旬终霜,年无霜期216天。博爱竹林均在4月下旬后开始出笋,新竹林在霜降前已经成熟,因而新笋、新竹均免遭严霜危害。
肥沃的土壤、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为博爱竹林的生长繁育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千百年来,博爱人民兴修水利,引水灌溉,辛勤栽培,精心护养,苦心经营,使得博爱竹林久经不衰,成为华北最大竹林区。
博爱竹林,竹品繁多,主要有斑竹、甜竹、筠竹、变竹、罗汉竹等。斑竹,别称湘妃竹,杆面有水浸状淡黑色斑点,植株较大,株高8—15米,胸径3一lO厘米,材质致密坚硬,除能编织各种竹器外,还可作建筑用材。甜竹,杆面光滑有白粉,杆色青黄,株高6—13米,胸径2—7厘米,材质坚韧,易于劈篾,适于编织竹篮、燕帘。筠竹,杆面有茶褐色斑点,株高5—12米,胸径2—6厘米,质地坚韧,篾性优良,是“清化竹器”博爱竹器的旧称)中的主要篾用竹种。变竹,杆色青绿,杆壁较厚,株高10米左右,胸径3—6厘米,材质柔韧,篾性好,易编织,用途较广。
利用竹子编织竹器,是竹区人民传统的生产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博爱竹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竹区人民继承和发展世代相传的竹编手艺,不断研究和推出新品种、新式样,使得久负盛名的“清化竹器”再添异彩。目前,博爱竹器门类繁多,约200多种,小到梳头的篦子、竹篮,大至竹桌、竹柜、竹椅、竹床、竹沙发、竹书架等,产品琳琅满目,式样精巧,造型美观,经济实用,颇受顾客欢迎,畅销全国13个省,900多个市县,有的还远销日本、香港等地区。繁茂的竹林,发达的竹编业,为发展当地经济,增加竹区人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