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新闻资讯 >> 浏览济源

愚公儿女的戏曲情结

2012/10/16 8:38:59 点击数: 【字体:

 

愚公儿女的戏曲情结   

《愚公移山》剧照

愚公儿女的戏曲情结   

苍莽群山 张海勇 摄
 

    成利军  梁玉荣  张贞怀 

    “舀5分钱杨凤仙!”这个典故,让济源人津津乐道了几十年。

    杨凤仙是谁?从前的一个豫剧名角儿。她在豫西北农村,不知醉倒了多少老戏迷。有一年冬天,她的演出散场后,一个看戏看痴了的老汉去喝肉丸,竟把“舀5分钱牛肉丸”喊成了“舀5分钱杨凤仙”!

    当然,“舀5分钱杨凤仙”,早已成为久远的佳话。今天的济源人,对于戏曲的痴迷,依然有增无减。时下,最让爱看戏爱唱戏的济源人说起来就神采飞扬的,首先是那座王屋山,首先是那个老愚公,还有一次又一次被搬上戏曲舞台的当今时代愚公后人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

    上世纪末,济源豫剧团创作排演了豫剧现代戏《王屋山下》,讲述了愚公儿女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矢志创业的故事。获得的奖项如长藤结瓜:中国戏剧第二届“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

    2002年他们创作排演了神话豫剧《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及其子孙挖山不止的故事,荣获了第九届河南省戏剧大赛银奖。2008年又创作了大型抒情寓言豫剧《愚公移山》。该剧卸下了神话的重负,围绕一个“情”字,把神话故事演绎得既人性又抒情,不仅荣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并且参加了“向祖国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演。

    2011年创作了现代豫剧《王屋山的女人》,讲述了王屋山中一个女人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感人故事。为了打造精品,剧本创作经过几十次易稿,先后产生了15个演出版本,有50多位专家为之撰写了20余万字的指导评论,开10多次专家座谈会,经过近百场演出和观众评审,终使该剧一炮走红,荣获了第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并参加了壬辰年黄帝故里祭祖大典优秀剧目展演和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展演,2012年8月又参加了“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演。

    当然,这些剧目受到很多专家评委首肯的同时,更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济源人说,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就是要用挖山不止的精神,把王屋山,把愚公精神,把愚公后代今天的故事,唱出济源,唱红河南,唱响全国。

    为了能让更好的演员有戏演,让更多的戏迷有戏看,济源市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原则,由省、市政府出资采购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由专业院团组织演出,广大农民免费观看。去年以来,已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近500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作为戏曲之乡,除市豫剧团这个“国字号”,全市自发形成的民间业余剧团竟然多达二三十个。他们凭着对戏曲的挚爱,自发组织、自筹资金、自编自导,利用节庆集会、农闲时间,常年活跃在广大农村、街道、社区、工厂。这些“草根”剧团里那些已经极具专业水准的业余演员,不辞辛劳,不惧风雨,不畏寒暑,只为了能活跃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济水街道办西关居委会曲剧团自编自演的现代曲剧《高悬的红星》,辗转全市16个镇办30多个村居,观众达5万人次,起到了“走一路、红一线、演一场、红一片”的教育意义。紧接着,他们又编演了以革命烈士为主角的现代剧目《野火春风》。玉泉办事处的梨园豫剧团,一边编排新剧目,一边演出传统剧目,截至目前,已下乡演出100余场,实现了“以戏养人,以人促戏”的良好局面。沁园剧社、南勋村豫剧团、古轵豫剧团、怀梆剧团等业余剧团,都编排有适合时代发展的诸多剧目。付出总有回报。2009年思礼镇高庄村被评为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2011年梨林镇又被评为全国民间文艺之乡。

    当笔者得知济源市正在实施扶持50个民间文化能人、20个优秀群众业余剧团、10个特色文化村、10个优秀民间民俗节目、10个优秀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的“52111”文化扶持计划时,不禁真诚地祝福他们: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你们就尽情地唱吧,跳吧,演吧,乐吧,幸福吧!

    “52111”文化扶持活动,极大地调动起民间演出团体的编演热情。一年一度的“金利杯”农村戏曲大赛,有多达21个民间业余剧团参赛,42部大型剧目足足吸引了8万多人次的观众。4月份以来,在文化城南广场举行的“济水韵”周末公益小舞台演出,已经连演22场,观众多达6万多人次。

    每当演出,观众就早早地来到舞台前,等候演出开始。原来是看热闹,现在是看门道了。不仅看灯光、看布景、看化妆、看服装,还要看举手投足、看人物性格,更要看戏剧冲突、流派风格。演员演得投入,观众看得起劲,高兴时鼓掌叫好,悲痛时潸然泪下。有的人在市里汇演时已经看过了,还要跟到村里演出时继续看,常看常新,常常被故事情节吸引着,时时被主人公的精神感动着。

    其实,戏曲之所以为戏曲,就是因为戏曲是在观众的参与中最后完成的。观众与演员,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观众和演员同时在享受着情感交流的愉悦。这一点,再精彩的影视剧,也是难以达到这种效果的。

    不管是豪华的,还是简陋的,在济源的随便一个舞台,都能看到,戏台下永远是人来人去,热闹非凡。演员在台上或婉转唱白,或潇洒对打,演绎着台下故事;戏台下的人或凝神看戏,或闭目遐想,追忆着温情的过去。这时候,我也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想起了在戏台下追逐疯跑的童年。(原标题:愚公儿女的戏曲情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2-10-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