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已在庙街一带流行传播,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唐代济源有个读书人,苦读二十年,仍是个白衣秀士,未能博得一第。于是他改行做生意,来往于济源与江南之间,游山玩水,一来排遣胸中的苦闷,二来“行万里路”,以增长识见,有朝一日再来一次考场拼搏。
一天。他来到一个地方,觉得好生眼熟,这不是家乡的珠龙河吗?河身弯曲.两岸拂疏的垂柳,遍地喷珠的涌泉,与家乡的珠龙河一模一样。他溯流向上,呀!分明来到龙潭寺、舍利塔、月牙湖、涌珠泉……一个实实在在的济源龙潭寺!他好生奇怪,济源的山水怎么移到了这里?
一慰思乡情结,他夜里就投宿这所寺里。耿耿不寐,月光如水,移位于榻前。月光中分明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向他走来,舒身一拜,满脸泪痕道:“大哥!救救我。”
他虽然功名未就,平日常读圣贤书,有的是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姑娘不要悲伤,有什么为难之事请道其详”。
姑娘说:“我知道你是济源人,实不相瞒,我就是济渎庙水神之女,珠龙河的水神。不幸被人以妖术胁迫到此,回不得家乡。见不到父母。请大哥救我一救!”
读书人道:“仙凡路隔,恐怕无能为力”。
“不难!”珠龙河水神道,“年前我被这里的一位道士灵符贴胸胁迫至此,只要扫除灵符,我就能回家乡。”
“灵符如何扫除?”
“请大哥明天买一把新扫帚,在这里河中蘸上水,藏于货担之中带回家乡,交给龙潭寺住持,午夜子时,沉到龙潭寺珠龙河源,我身上的灵符自然就扫除了。”
读书人慨然允诺,珠龙河神女裣衽一拜飘然而去。读书人恍然醒来,月光满室,似梦非梦,神女拜求的情景历历在目。
第二天读书人起了个大早,依神女之言如法炮制,匆匆赶回了家乡。
龙潭寺住持正惊讶半年来珠龙河水突然减小,听了读书人的述说才如梦方醒,子夜时分按神女交代把那新扫帚沉到了水底,第三天珠龙河水果然恢复了原状。
江南的道士见他们的珠龙河突然干涸了,知道是有人破了他的法术,珠龙神女回到了家乡。再用符咒恐怕难如愿。于是他带领几位乡绅来到了济源。先向珠龙河两岸的人们致歉,然后再祷告于济渎水神:北方夏秋不缺水,为可怜一方生灵。请神女夏秋到南方管水,冬春再回济源。
得到了济渎水神的允诺,于是济源的珠龙河夏秋水势反而没有冬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