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艺大事记——唐·五代
2013/9/13 14:17:5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高祖·武德元年(618)孙伏伽上言:,’百戏散乐,本非正声,隋末始见崇用。此谓淫风,不得不变”。
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诏“诸州散乐太常上者,留二百人,余并放还”。
高宗·龙朔元年(661)五月“皇后请禁天下妇人为徘优之戏,诏从之”。“高宗自以李氏老子之后也,于是命乐工制‘道调’”。
高宗调露元年,乐工制“道调”。
中宗嗣圣元年(684),中宗宴两仪殿,演“合生”戏。“合生之原起,自唐中宗时也”。
武则天·天授(690)以迄,河南已有[柳青娘][浪淘沙]〔虞美人〕[黄莺儿][西江月]〔院纱溪]〔念奴娇]等曲牌流行。
唐代说唱艺术以转变、说话和参军欢为三大系列。
玄宗先天元年(712),严挺之疏谏“杂郑卫之音,纵倡优之玩……营百戏,扰方春之业”。
开元二年(714)八月,敕“自有隋颓靡,庶政凋敝,徽声遍于郑卫……”。
是年十月,敕“散乐巡村,特宜禁断。如有犯者,并容止主人及村正,决三十,所由官附考奏。其散乐人,仍递关本贯,入重役”。
玄宗·开元中(725年前后)洛阳有一千五百人从事“俗乐”。
玄宗·开元间(730年前后)有“说一枝花”。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李隆基在洛阳“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河内(今沁阳)太守辇优伎数百……”。鲁山县令元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蒍于》”。
玄宗·开元、天宝间(740年前后)有“圣谕”(宣卷)演唱,“新歌旧曲遍州乡,未闻典籍入歌场,新合孝经皇帝感,聊谈圣德奉资良”。
玄宗·天宝初(742年)陕县、灵宝民间唱“得体歌”(得宝歌)。
玄宗·天宝间(748年前后》谈容娘“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
肃宗·乾元(758年)前后,“谐官勒臣,恰偷天颜”。
德宗·建中四年(783),颜真卿到真阳(今正阳)谒蔡叔度墓,县令进“竹枝词”待之,颜赞赏地挥笔写下“真阳竹枝词极优”。
德宗,贞元间(784年前后)蔡州(今汝南)有“老伶说古”。
中唐,佛教和道教均有”俗讲”。
宪宗·元和十年(815)韦绶“好谐戏,兼通人间小说”。
穆宗·长庆中(822年前后)“俗讲僧文溆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有文溆僧者……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拜奉祟,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
敬宗·宝历二年(826)各寺院有“俗讲”。
文宗·大和间(830年前后),重“法曲”。
武宗·会昌元年(841)敕“于左右街七寺开俗讲……城中俗讲,此法师第一”。寺院“讲唱”盛行。
武宗·会昌五年(845),毁天下佛寺,“俗讲”受到严重打击。
武宗·会昌间(845年前后)李商隐(沁阳人)看了“谑”和“笑”的表演。
懿宗·咸通(860年)以迄,“变文”再度兴盛。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曲艺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