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317——420)有“转读”、“梵叹”、“唱导”。元帝·建武(317年)前后新蔡人于宝著《搜神记》(由后人辑录)一书,传统曲目《阴阳配》等概出此书。
废帝·太和三年(368)“尼讲”(俗讲)首见于洛阳。北魏道武帝·天兴(398年)前后,“……特禀妙声,善于转读……法制六言梵呗响于今”。“歌赞则为梵呗。歌唱梵呗者应晓音律,方能五言四句契而莫爽”。“以宣唱为业,音吐嚎亮,洗悟尘心,指事适时,谈不孤发,。“唱导者,盖宜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
明元帝·永兴(409年)前后洛阳有“变文、讲经”。
文成帝·兴光(454年)前后“迥心习唱,制造识文,每持炉处,辄道俗倾仰”。
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后“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昔佛法初传,于时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礼。至中宵疲极,事资启悟,乃别请宿德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臂喻”。
宣武帝·延昌(512年)前后洛阳“梵乐法音,枯动大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丝管迭奏,连宵尽日”。“美人徐月华善弹茎摸,能为〔明妃出塞〕之曲歌”。“至于设会,一人唱,则客前,后唱则罢会。惟有此法,不见音乐”。
《洛阳伽蓝记》:洛阳“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
西魏恭帝(554年)禁杂戏(含“小说”)。
北齐天保六年(505)开封建“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厉一千年后,慢慢演变为全国著名的“书场”之一。
北齐武平间(570——575年)邺(今安阳东北)“有鱼龙烂漫,徘优侏儒……名为百戏”。【原标题:河南曲艺大事记——两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