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文章

古代藏书家趣闻

2013/11/1 17:26:53 点击数: 【字体:

古代藏书家趣闻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藏书甚丰,据说,各种书籍总数在万卷以上。他读书甚勤,但这些书仍簇新如故。原来,司马光对书非常爱惜,他每次看书之前都要把几案擦拭干净,把书放得端端正正,然后坐下看书。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木制方板,每当他要一边踱步一边看书时,他就将书放在这个方板上,用手捧着方板看,唯恐手上的汗渍沾到书上。他曾多次教导儿子:“做生意的人聚集钱财,有学问的人则收集图书。”

    宋代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爱书如命,常去大相国寺的书肆购书。为了买书,赵明诚还典过自己的衣服。每得一部书便夫妇共同校勘,整理题签,每夜一支蜡烛点完才休息。他们常在饭后休息时指着书堆讲某件事情在某书某卷某页某行,以正确与否决胜负。夫妇二人如此爱书,可称得上夫妇藏书家。

    元末明初的贤士杨士奇,虽家道贫寒但爱书成癖。一天,他为买《史略》一书,卖掉家中正下蛋的母鸡,凑足一百文钱成交。这就是流传于世的“卖鸡市书”的佳话。

    明代藏书家王世贞在做尚书时,遇一书商卖一部版本精美、装帧考究的宋版《两汉书》。王世贞见到此书爱不释手。书商揣摩出他非买此书不可的心理,要价极高。他拿不出那么多钱,又担心书被别人买去,只得被书商狠宰一刀,商定用自己的一座庄园换得这部书,此事曾轰动一时。

    明代浙江人胡震亨,藏书万卷,日夕搜讨;凡秘籍僻本中有遗误之处,都一一校正无讹,人称“博物君子”。他在固城任教谕时,上司提拔他任德州知州,他在公文上批了一首诗,其中有“自爱小窗吟好句,不随五马渡江来”两句,托病不赴任。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的书室名“二酉山房”。“二酉”原指湖南沅陵县北的大酉和小酉两座山。相传小酉山上石穴中藏书千卷,是秦人在这里读书而留下来的。后来,人们便以“二酉”指代丰富的藏书。胡应麟自幼好读,每遇好书而钱不够时便卖妻子的首饰,再不够则典衣而购,十年荡尽家产,共得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并将所余钱财造书室藏书。

    明代藏书家沈周,以重金购得一部古书,陈列于书斋。一天,有客来访,见书,端详许久后问这部书的来历。沈周问他缘故。客人道:“这部书是我的,丢失了很长时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沈周听罢问道:“可有证明?”客人便说在某卷某页曾亲笔记录了某事,想必还在。打开书一看,果然如此。于是他便将书归还了这位客人,而不提当初重金收购之事。客人对此万分感谢。爱书之人,不光想到自己的爱好,而能将重金购得之物归还持同样爱好的失主,这种仗义行为实为书林佳话。

    清代著名的藏书大家瞿绍基,一生淡泊仕途,唯喜读书、藏书。乾隆几次下江南,都到瞿家看书。光绪喜好古籍,多次派人到瞿家借书。有一部书光绪很想要,以封三品官、给银三十万两为交换条件。瞿氏以先朝颁有诏书,不便出卖为由谢绝了,光绪只好作罢。

    清代以藏有宋版书居多的“百宋一廛”室主黄丕烈,一次得影宋写本《周易集调》十卷首册,其余为友人陈

    所得。黄为此急得生了一场大病,病危时也不肯把首册转让给陈  。陈知此因后,为使其速愈,遂将该书的其余九册全部让给了黄丕烈。黄得书后大喜,病居然很快就好了。作者:曹祈东【原标题:古代藏书家趣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