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文章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2016/1/8 16:56:27 点击数:270 【字体:


  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习俗内容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表现。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儿啦,小编祝大家春节快乐,一起来感受下这些浇筑了时光印记的传统习俗之美吧......
 
  大年三十儿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汉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一到大年三十,人们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放爆竹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吃饺子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给红包
 
  红包有长辈发给晚辈的,也有晚辈孝敬长辈的。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晚辈孝敬给长辈,感谢长辈一年的辛苦,并随红包一起送出新年的祝福。
  
除了吃饺子放鞭炮,这些春节习俗你都知道吗?
 
  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
 
  回门、祭财神
 
  回门又称“归宁”,即“回娘家”,是出嫁的女性回家探亲的日子。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老鼠娶亲
 
  民间有“正月初三晚上老鼠娶亲”的故事,所以晚上尽早就寝,不打扰“老鼠娶亲”。中国过年歌谣中唱“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大年初三早睡晚起,缓解前两日身体的疲乏。
 
  正月初四
 
  三羊开泰
 
  初四又称“羊日”,“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这一天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
 
  迎财神
 
  俗称“破五”。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赶走坏运,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幸福。
 
  正月初六
 
  送穷
 
  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正月初七
 
  人日节
 
  女娲造人时,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正月十五
 
  闹元宵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搜狐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