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文章

元宵节阵势之喜庆堪称中国节日文化之最

2015/3/5 17:53:17 点击数: 【字体:

 

元宵节阵势之喜庆堪称中国节日文化之最


  中国的元宵节,古称为上元节,起始于秦末汉初,兴盛于唐宋与现今,其阵势之喜庆堪称中国节日文化之最。中国百姓心中的元宵节才是真正的团圆节,喜庆节,源于两个理由:一是元宵节正好是正月十五月圆时,与中国人充满爱意的月亮文化相融合,隐喻“团圆”;其二则是因与真正的春天春情相叠合,是一种热爱和谐民族的总体理想契合,是中华民族祈福的“大团圆”。因此元宵节在中国人中也就演化为“‘双喜’【囍】节”。

  不过,中国人的“囍”倒还真的有些文化来头。相传,当年年轻的王安石赴京赶考,正好在元宵节路过一地,见一马姓大户人家,高挂走马灯,灯悬一联,征对招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想不出下联,便默记于心。到了汴京,顺利闯过诗、赋、策论三大考关,在最后一关面试时,主考官指着衙前的飞虎旗,出了一个对联的下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要求对上联。王安石看到这个下联的样式,就马上想到了元宵节招亲的那个上联,因而开口就把招亲的那半副联对了出来。考官一听大喜,频频颔首称许。

  王安石归乡路过马家时,见招亲联依旧无人对出,便以面试的出联回对,因而被招为快婿。一对新人拜天地时,又传来进士及第的喜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欣喜不已的王安石,立即在红纸上挥笔写下连体的“囍”字,贴在门上。据说这便是双喜的由来呢。

  虽说这样解释中国的“囍”难免有些牵强,然而,历史的一些巧遇正好圆满了中国人的创造力。现在中国人每每遇到大喜的日子就会写些“囍”字作头彩,特别是新婚燕尔的新房以及家园,在结婚这天万不可没有这个“囍”。在元宵节里的灯笼上,人们都喜欢剪写“囍”字贴在上面,用以烘托喜庆和预示吉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其实古人的这些诗句用在现在国人的元宵节上才是最贴切的。现在的元宵节不仅真正的笙歌春如潮,灯火不夜天,并且形式之下,内容才真正的是和平盛世亮笙歌。但愿“囍”赋予中国人的喜庆和幸福成为王安石想象不到的那个永恒!宋殿儒(原标题:元宵节阵势之喜庆堪称中国节日文化之最)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4-02-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