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鹤壁

五岩山——一代药王孙思邈的传奇故事

2016/3/1 11:35:04 点击数: 【字体:


    1400多年前,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沿太行山南下云游时,被五岩山秀丽的景色所陶醉。这里山峦叠翠,苍松修竹,绿草如茵。山脚下,浩浩淼淼的万鹤湖水平如镜,鹤鹭齐飞,莺歌燕舞,宛如人间仙境。面对五岩山,这位年迈的药王不禁怦然心动,他停下了云游的脚步,沿着窄窄的山路,走入了茫茫大山之中。而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虽然山还是那座山,站在五岩山的天书峰东眺,依然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但为黎民百姓祛病除疾的一代药王却早已驾鹤西去,万鹤湖的千倾碧水也只剩下干涸的河床。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只有时间在向我们讲述那段流传千古的传奇……
 
  一、玄武门之变和五岩山之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冬天的晴冷的黄昏,我们到大唐名医孙思邈曾隐居过的地方,去探寻这位药王的足迹。到处是溃塌的墙垣,残断的碑柱,如刀的山风在古树的枝头划响,如泣如诉。令我们惊异的是,在这个神秘的山谷里,竟然还住着一位孤独的农妇,一个常年累月自愿守护药王洞的人。在那个黄昏里,我们听见她站在山崖上,以一种凄凉的地方戏曲曲调,咏唱着大唐名医孙思邈的传说。
 
  这位老人叫郭保珍,五岩山下崔村沟村人,今年已八十高龄,自上世纪80年代起20多年来,她执着地守护在药王洞前,清扫着洞前的落叶和尘土,清理着破败的瓦砾,供奉着那些陈旧的牌位。
 
  对于大多数鹤壁人来说,孙思邈这个名子,要远比其它几位曾留迹于鹤壁的历史名人熟悉的多。在我市沿太行山麓的许多地方都留有孙思邈的足迹。许多村落,无论老幼,人人都能讲述几段有关孙思邈的故事来。
 
  实际上,当地人很久以来就以宗教的形式对孙思邈加以崇拜。在民间,百姓们更习惯于用“孙真人、孙圣人”来表达对孙思邈的崇敬。唐朝以后,历朝历代,在五岩山都有“药王洞、药王庙”。据考证,在五岩山为孙思邈修建庙宇,以“药王之尊”加以供奉,至少要有千年历史。现存于五岩山上的历史人文遗迹虽然不多,且屡经风雨侵蚀和战乱的破坏,但仍有几处较好地保存下来。其中在五岩山孙思邈洞石壁上存有的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相洲人赵永昌的石刻题字,金大定23年摩崖石刻等都是最好的佐证。关于孙思邈和五岩山,史料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文字记载,更多的、更为丰富和翔实的资料均来自于民间传说故事。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岁。也有人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分析,认为孙思邈大约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0岁。
 
  孙思邈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7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多字,人称圣童。他自幼体弱多病,常请医生诊治,以致耗尽家资。因此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用毕生精力从事医学研究,刻苦研习岐黄之术。到20岁左右,他已对医学有一定造诣并小有名气,“京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找他治疗。除医学书籍外,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他也无所不读。到青年时代已是个知识渊博,精通儒家、道家并兼通佛学思想的颇有功底的学者了。
 
  孙思邈的一生几乎是在飘泊中度过的,他曾经历过几次云游,长江上下,太行南北,都留有他的足迹。公元579年,37岁的孙思邈离开家乡,先后到太白山和终南山过了数十年的隐居生活。这期间,他潜心钻研唐以前历代医家的著作,如《素问》、《甲乙》、《黄帝内经》、《明堂流注》及扁鹊、仲景、仓公、华佗、等诸家的《经方》,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表里孔穴”、”三部九候”及”本草对药”等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除了熟读经典探究医理,他还利用久居山林的自然条件,钻研并整理记载了大量药物识别、采集、炮制、贮存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70岁时,创作了中华医药史上的鸿篇巨制《千金药方》。
 
  唐高宗永徽二年,年近百岁的孙思邈开始了又一次云游。这一次,他把隐居的地点选在了我市五岩山。关于孙思邈和五岩山的渊缘,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有不同的说法。据说,唐太宗贞观年间,经过著名的“玄武门事变”刚刚确定政权不久的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偃武修文”的德治改革,把治理国家的重点由武治转移到文治。李世民广纳贤良,包括魏征在内的许多文臣都被委以重任。这期间,已负盛名的大唐名医孙思邈,多次被李唐政权委以官职,但孙思邈坚辞不受。无奈,对孙思邈医术医德十分尊敬的李世民只好加封其为“药王”,并授予以印符。这一举动遂引起了以尉迟敬德为首的一班武将的不满,他们对前去接受皇封的孙思邈星夜追杀,当追至五岩山下时,孙思邈被当地百姓隐藏于山上的洞穴中,躲过一劫。恼羞成怒的敬德用长枪在山下的石板上使劲一戮,遂成一池,当地的百姓称之为“撵池”,寓“撵迟”之意。就此,孙思邈和五岩山有了不解之缘。在当地百姓中还广为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孙思邈在一百岁时,曾到五岩山隐居,并在此写下医学名著《千金翼方》。这次临行前,他并没有选准目标,有些迟疑的他带着书僮、行李、牵着毛驴到一卦摊上占了一卦,摆卦摊的告诉他,往南走一千,把鞋底走穿。于是,孙思邈就沿太行山南下。这一日,天突降大雨,孙思邈一行到一家农舍避雨,雨停后,孙思邈牵着驴欲走,却一脚踩在驴粪上,正好有一老农用铁锨铲驴粪,把孙思邈的鞋底铲穿,这恰恰应验了“一千(锨)穿鞋底”的预言。这样,他就在这个村子里住了下来,该村也因此得名为孙圣沟。孙圣沟离崔村沟约5华里,当年孙思邈上五岩山采药就是沿着这一路线行进的。
 
  二、孙真人洞与《千金翼方》
 
  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多位药王,从被称做医药之祖的“上古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到扁鹊、华佗、吕洞宾、李时珍等,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孙思邈了。孙思邈一生游历四方,曾在太白山、五台山、崆峒山、终南山、五岩山等地隐居修炼,修炼地大都有药王洞,其中我市五岩山的药王洞因孙思邈在此创作了《千金翼方》而最负盛名。
 
    晚唐时期,五岩山一带就有了以纪念孙思邈为主题的民间活动,正月初十、三月初八、五月初十、八月十五等日子都有活动。届时,五岩山上下是信徒簇动,香烟烛火,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唐末,善多信女们在五岩山上修建了望鹤亭,旧亭毁于战火。当地传说,该亭方圆五十余米,高十八米,上下两层,上为四角,下为八角,放在了鹤亭上,眼前景色一览无余,为药王庙一大盛景。五岩山的药王洞早在唐代就有孙思邈造像,和五台山、太白山的孙思邈造像一样,为“赤面慈颜、五绺长髯、方巾红袍、仪态厚朴”。据说唐太宗曾亲撰题辞《赐真人孙思邈颂》曰:“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衷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给予孙思邈极高的评价。宋以后,由于大崇道教,孙思邈被日益神化,宋徽宗曾御赐孙思邈为“妙应真人”。金、元、明、清各代都在五岩山修建有药王庙。五岩山药王洞曾是孙思邈的隐居处。原洞口有清道光年间所建石门,门楣刻有“大唐名医”四楷书大字。门两侧为两小虎把门(传说孙思邈坐骑为虎)。原洞口朝向东北,沿洞而入,蜿蜓曲折,幽暗深遂,大处地阔数方,窄处仅容一人。洞中四壁,皆钟乳石,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岩壁自然形成的龙、羊、虎、佛、孔雀等状物,妙趣横生,鬼斧神工。洞底的甘泉,洞壁的淤泥,被称为神水、神泥,皆有药用价值,有强身健身、迁年祛病之效。
 
  2002年,修整药王洞的工作人员偶然间发现该洞洞中有洞,贯通后,由原来的不足百米增至四百余米,贯山而过。让人称奇的是洞中的景观竟多与孙思邈有关,如药王沐浴处,药王圆寂处,药王问诊处等,最令人称奇的为药王问诊象形钟乳石体,由一人状钟乳石和葫芦状钟乳石组成,由于药王孙思邈曾隐居五岩山在此洞内接诊,而这组石体恰似接诊重现,故名为“药王问诊”。人状钟乳石高约2米,圆“头”,唐时“发髻”,有“眼”、“鼻”、“口”,身披道袍,“左臂”前伸,“手”扶葫芦,“左臂”侧伸,似在为人把脉;葫芦状钟乳石下部粗长,上部稍细、短,有葫芦嘴、葫芦系,位于“药王”左侧,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关于“药王问诊”像,当地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说,药王洞南北两洞原本相通,孙思邈当年隐居五岩山药王洞内,在北洞休息,在南洞接诊,最后无疾而终。圆寂前,他将南洞洞口用巨石堵封,以左手扶药葫芦,右手前伸为人把脉姿式归天,日久天长,化为石体。又传孙思邈常以此姿在后洞接诊,留下影印,经久不散,后渐形成石体。
 
  当地的老辈子人都坚信,孙思邈就是在药王洞中潜心钻研并撰写《千金翼方》,完成了他一生的夙愿,使其两部医学专著成为一体,珠连壁合,成为流传千古的医药学巨著。有关人士曾做过考证,五岩山的云台峰有一大石台,上有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研药臼,这应是孙思邈研磨草药之处。与云台山相呼应的天书峰有许多平整的石板,上面至今留有许多模糊的字迹,仔细辩认可以发现这些字迹多为中草药名。相传孙思邈在药王洞撰写《千金翼方》时,因洞内潮湿,常需将药方搬至天书峰上晾晒,久而久之,纸上的字迹就深深的渗透进石板中。与历史相对照,孙思邈创作《千金翼方》时年龄应在百岁,这一时间,他恰在五岩山隐居。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药王洞与《千金翼方》的故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过去的药王洞前曾有古柏数十棵,山道旁有数千棵古杏树,均为被孙思邈救治过的百姓及唐宋以后的崇拜者所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孙思邈的手植桑。据曾见过这株桑树的老年人讲,“粗有两围,高约十米,枝如苍龙,顶如华盖”。解放前,被大汉奸仝桂林把持的“孙真人会”曾在药王洞前与解放军激战,被全部歼灭。也就是在那次战斗中,孙思邈手植的千年古桑和许多古树都被毁于战火。在五岩山孙思邈洞的旁边还留有“孙真人炼丹处”,他当年炼丹时留下的痕迹历经千年不退,仍有淡淡的药香。
 
  可以想象,在孙思邈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都相对落后,既使是皇族。贵胄,达官富豪,一旦患上重病,都只有听天由命,何况贫穷的百姓。而做为“大医” 的孙思邈却能远离富贵,拒绝官禄,深入山林,为黎民百姓治病除疾,实在难能可贵。他因此受到百姓的尊崇,也就不足而奇了。
 
  三、世界医哲与一代药王
 
  孙思邈集中华传统医学之大成,首创我国传统医药学“二十四”个第一。他不仅对我国传统医学有巨大贡献,而且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公元608年,当时日本、朝鲜等来中国学医的医生,就把《千金方》带回国内。在西方,孙思邈被称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等齐名,并列世界三大医德名人。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在他的《千金方》中,有“大医精诚”一篇,专门论述医者的职业道德。无论从思想性上,还是从伦理学上都与古希腊医哲希波克拉底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齐名。在《大医精诚》中他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必“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他认为,医生对于前来求治的病家应该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病人无论是地位高的还是地位低的,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是年老的还是年幼的,是漂亮的还是难看的,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是朋友还是冤家,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医生都必须一视同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到病家的痛苦,就好像是自己的痛苦,哪怕自己再劳累,再饥渴,也要赶紧救治,不得耽搁;也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像这样的医生才可以称为“苍生大医”,否则的话,就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还认为,作为一个“大医”应该具备不避脏臭、不贪财物的品德。在医疗实践中他对一些患有疮痍、痢疾的病人,尽管其“臭秽不可瞻视”,但不存一点嫌弃之心,不避脏臭,照样认真诊治。行医者不得嫌贫爱富,不得贪图钱财,否则“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除此之外,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还要求医生谦虚谨慎、博览好学,不骄傲自满、沽名钓誉等等,全面论述了一个好医生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他自己也严格地按照这些要求去做,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例如,他对于那些“人所恶见”的麻风病人也不嫌弃,曾亲手治疗麻风病600多例,“莫不一一亲自抚养”,同病人相互配合,使一些麻风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由于孙思邈结合实践,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各家之长,所以知学水平很高,有许多独特的贡献。其中,对脚气病的治疗最为擅长,欧洲于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二年,开始作脚气病的研究,而孙思邈早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详加论述,并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比欧洲早了整整一千年。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幼保健,是创建妇科的先驱。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妇科三卷,儿科一卷,把妇儿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还打破当时医学界“各承一业”的陋习,主张用综合疗法治病。他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炙,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本人用药、用针、用炙都很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历代名医图赞》称道:“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
 
  孙思邈晚年隐居五岩山,一边潜心研究医学理论,一边采药炼丹,为四方百姓治病,在当地留下了许多传说。据说有次他下山采药,遇到兄弟二人,他们跑在他面前,求他救救他们的父亲。言其父亲忆有两天不能排尿,痛苦不堪,急得全家团团转。孙思邈随他们来到其家,见院内小葱长得挺拨青嫩,他随手揪下一枝葱叶,经病人尿道插入,很快病人排尿成功。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草药治疗,老人恢复了健康。病人全家千恩万谢。孙思邈就地取材,在那时能施导尿术,被杏林传为佳话。这一技术比西方早用了一千多年。
 
    孙思邈一针救母子二命的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 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突然发现从棺材上有滴滴鲜血流出,他赶忙拦住众人,问明原由,得知是孕妇难产而死。他开棺查看,只见一妇人面黄如纸,身上渗出鲜血,孙思邈查看了病人的鼻息和脉象,取出三根银针,刺入人中、中脘、中极,孕妇很快苏醒过来,回去后顺利地生下一子。
 
  传说,在五岩山南白龙庙有一小白龙,头上有长了一个肿瘤,疼痛难忍。他仰慕孙思邈的高超医术,便化为人形,到药王洞请求孙思邈医病,孙思邈忙上前给它用针刺破脓疱,取出脓液,又给他敷上草药。大约过了三个时辰,那肿瘤消失了,很快长出红丝丝的新肉来。这白龙一下精神起来,他化为原形向孙思邈致谢。孙思邈叮嘱他要一心向善,为百姓造福。从此,白龙庙一带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在大河涧附近的山上,曾有一只斑斓猛虎,经常吞食当地百姓的牛羊。一次,它被牛骨卡到了喉咙,吃不进咽不下。它守候在药王洞前祈求孙思邈为它医病,孙思邈查看了一下伤情,便将手背伸进老虎的喉咙里,将牛骨取了出来。老虎的伤好之后,再也不祸害百姓了。为了感谢孙思邈,它便成为孙思邈的坐骑,至今,在民间流传的画像上孙思邈依然是骑虎而行。
 
      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唐高宗永淳三年,享年102岁的孙思邈去逝。据说,孙思邈去逝后,身体化为神仙,只剩一堆衣裳。在我市五岩山附近,当地百姓传说,孙思邈 在百岁高龄写完《千金翼方》后,于第二年便仙逝于药王洞。《太平广记·神仙传》中曾有孙思邈死而复生为人治病的故事。当地百姓至今还有人常能见到一位神秘的老人在五岩山附近飘然而行。有人说,孙思邈又回到了五岩山,也许这只代表了人民群众对孙思邈的怀念之情,但孙思邈对五岩山以及后世的影响将永远也不会消失。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2015-3-27)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鹤壁五岩山风景区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