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东晋后赵时的浚县正月庙会,据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初一至二月初一,吸引山东、河北、江苏等地的300多万游客,高峰时每天客流量达50万人,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一千多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不出正月都是新年。因此,正月对他们来说即是新年,也是生意最好的时候,王洪忠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子馍就是在石子上烙的馍。”王洪忠说,“初三初六和初九,这三天生意最好,十五十六两天人最多,也最热闹,但人太多,挤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更没法做生意。”
王洪忠的“子馍”店有四个烧材的土炉,每年庙会期间,店内都有二十多人为香客服务。即便如此,因抢不到“子馍”或因先后顺序而发生争吵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从大年三十下午开始,一直到现在,供不应求。三十晚上熬了一个通宵,几个炉子根本做不出来,仅面一天大概就要四百多袋。”王洪忠一边做“子馍”,一边说,“早上六点就得开门,晚上11点之后,仍有人来要馍,一天下来仅肉就得二百多斤。”
“一个炉子一天能打一千多个馍,每年这个时候我能卖七八千斤面。”四个炉子在店外一字排开,显得颇为壮观。炉子前,一个做馍,一人打鸡蛋,兼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忽。
对于“子馍”的来历,王洪忠称有一个离奇的故事。
公元617年,黄河泛滥,黎阳(浚县古称)百姓死人无数,距此约18公里处的滑县瓦岗寨,有股起义军称瓦岗军,首领叫李密。李密从原阳率领五千人马,与邯郸的义军,一同攻下了大伾山,夺下粮仓,并开仓放粱。民众为了犒劳这些将士,把鸡蛋、肉送到军营,当时军队行动匆忙也没带炊具,发愁了。
有人看到黄河岸边冲得干净的石头,灵机一动架起劈柴把石头烤热,摸上油,放上面,做成馍,这种手艺经过多次改进,流传至今。
今天,“子馍”已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名吃,是外地香客赶庙会时充饥的首选食品,此外,它还被列为当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受民众喜爱。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王洪忠称“子馍”的做法有一套完成的工序:把肉先裹到面里,再搁到一个锅上定型,定型以后灌鸡蛋,换另一个锅,再烤。对于馍内的肉、鸡蛋,除了放一点盐与葱之外,不加任何调料。“保持葱、蛋、肉最原始的味道。”而肉的选取也颇为讲究,“要选用新鲜的五花肉,瘦多肥少,否则太腻。”这样做出来的“子馍”外焦里嫩,口味十足。
王洪忠说,庙会这一个月就顶他一年的收入。
41岁的侯章福,每年在庙会期间都会当街摆上一个香摊,至今已10年有余:“初三、初六、初九生意最好,正月这一个月的收入是我一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此外,泥沽沽、刺绣、柳编等民间工艺品,销售旺季也大都集中在庙会这一个月。一直从事灰陶设计和创做的民间工艺师史建伟称:“正月这一个月,是一年中效益最好的时候,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