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会展中心,“咕咕咕”的声音不时传入人们耳际。循声找去,在一个标注着“泥玩宋”的展区前,摆满了一排排栩栩如生的彩绘小动物,公鸡、老虎、兔子、小鸟等。据老板介绍,这些叫泥咕咕,对着它的小孔吹气,就能发出“咕咕咕”的声音了。
泥咕咕是河南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咕咕”。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为纪念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后来,军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了下来。2006年5月20日,浚县泥咕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特博会参展的是浚县泥咕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小龙,“泥玩宋”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本名宋学海,因擅长捏制泥人、泥马和十二生肖,且仿之有声,似婉转鸟鸣,被人尊称为“泥玩宋”。宋学海现任浚县泥塑艺术研究会会长,其泥塑作品荣获国内外十几项金奖、银奖并被中国美术博物馆、河南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宋小龙介绍,浚县泥咕咕主要是用当地黄河河道里挖出的黄胶泥捏制,手艺人将黄胶泥加以晾晒,使其晒干晒透,然后加水搅拌,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待泥团变得柔软细腻时,就可以进行塑形。一般的泥咕咕都是手艺人用手指捏制出来的,边捏边塑形,中间做空。成形后,用一根他们称之为“扎棍”的工具,雕画出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然后再根据其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打眼通孔,用嘴就能吹出不同的声音。塑形完成后,在各个部位涂上不同的颜色,一个惟妙惟肖的泥咕咕就做好了。
浚县泥咕咕的特点是以黑色打底,讲究大红大绿,用色大胆,色彩明艳。其造型古朴拙雅,尤其是小动物的造型(如上图),大受人们的喜爱。
宋小龙夫妇俩这次共带了大小1000多件泥咕咕作品,展会第一天,大件就被抢购一空,小件每天的销售量也在一二百件左右。宋小龙说:“这次受邀来参加特博会,感到很荣幸。等展会结束,希望到灵宝、渑池、卢氏看一看,感受下豫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原标题:聆听泥玩咕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