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历史传说 >> 古老传说 >> 浏览鹤壁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龙洞与龙生九子的传说

2013/5/21 9:54:15 点击数: 【字体:


    大伾山龙洞因宋代人在天然石洞口雕刻五条蟠龙而得名,它生动体现了中华龙文化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传统现象,龙洞吐祥烟自古就是浚县八大景观之一。宋徽宗还封龙洞之神为康显侯,太师鲁国公蔡京书写圣旨,如今圣旨碑就在殿内存放。

  传说中的龙是祥瑞安宁,昂扬奋进的象征。明代人杨慎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后人将它们的形象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以示祥瑞安宁或消灾辟邪。那么,龙生九子分别是谁呢?

  囚牛(qiú niú):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欢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在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物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yá zī):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嗜杀好斗,刻缕于刀环,剑柄吞口。

  嘲风(cháo feng):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樑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蒲牢(pu láo):平身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狻猊(suān ni):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赑屃(bi xì):又名龟趺、霸下,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在撤出北京旧城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年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狴犴(bi àn):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形象老虑。

  负屃(fù xī):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的头顶。

  螭吻(chì wěn):(又叫鸱尾),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鸱尾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传说中海上的鲸鱼没有确定的说法。

  对九子龙的除上述几种说法外,还有:

  饕餮(tāo 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左传.文公十八年》上有这么一段:缙云氏有不才之子,贪于饮食、昌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积极,不分孤寡,不恤究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蚣蛑:应为龙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兽形。

  椒图:形状象螺蚌,性好闲,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由于龙的特殊地位,据说历史上龙洞就很灵验。宋代政和年间,徐知县到浚县刚上任,就遇到大旱。他听人说龙洞很灵,就率衙门里的人上大伾山求雨。烧香祷告一番后,到了夜里,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下了一场透雨,旱焦的禾苗返了青。当年“麦秀两枝一禾四穗,”得了好收成。第二年又遇到个卡脖旱,麦苗干的能点着火。徐县令和上次一样又上大伾山求龙神降雨,还真的又普降好雨,庄稼丰收。徐知县说,真是神龙啊!就写了折子递给了徽宗皇帝。皇帝一看大喜,命太师蔡京起草圣旨,封龙神为康显侯。从此龙神名声大振,千里百乡的人都来求拜。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