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遗址位于太行山林虑山系以东安阳盆地与华北平原接汇带的洹河二级台地上,地处东经114°18′,北纬36°7′。行政区划属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范围: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洹北商城时期,洹北商城及其附近地带是殷墟的核心。
殷墟文化第一期时,洹北商城一带已被放弃(原因不明)。小屯成为都邑的中心,建起了若干宫殿和宗庙。居民点分布在宫殿宗庙区的外围。
殷墟文化第二期时,宫殿宗庙区的西、南两面修筑了一道深壕,进一步完善了殷墟的都城体系。手工业生产进入新的繁荣期。
殷墟文化第三、四期时,深壕环绕的小屯及其附近继续发挥都城宫殿宗庙区的核心作用。殷墟规模经过不断扩展,总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以上。
二、殷墟的自然与聚落环境
殷墟所在的安阳盆地,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地势西高东低,海拔由130米逐渐降至80米左右。发源于太行山区的洹河(又名安阳河)自盆地西南流入,先北行,再折而东行,最终注入卫水。盆地西接太行山山区,南北两侧是海拔200米左右的低丘,东部与华北平原相接。
商代安阳地区的地貌环境,与现代相比有着较大差别。就地势而言,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更为显著。其时黄河在安阳东部自南向北流经。漳河在殷墟以北约20公里处自西向东流经。殷墟南部还有淇水。上述三条河流与洹河一道,构成安阳地区的主要水系。
殷代安阳地区的气候,与现在相比偏于温暖和湿润。据研究,当时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约高摄氏2℃左右。一月份气温比现在高摄氏3℃-5℃。
三、殷墟的发现与发掘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刻辞,并推论这些甲骨刻辞可能是商代文字。甲骨的出土地点最初被人隐瞒。直到1908年,古文字学家罗振玉才派人查明甲骨实为安阳小屯所出。这是殷墟遗址第一次被学术界所知。
1928年10月,学术界首次组织了对殷墟的发掘。自此以后,除抗日战争期间外,殷墟发掘基本没有中断。迄今已清理出商代的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多处居民点和墓地。1999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殷墟保护范围的东北部,发现一座面积达4.7平方公里的城址,城内另有宫殿宗庙一类的建筑。该城址现已被定名为洹北商城。
四、殷墟的分期与年代
殷墟文化遗存是长时间堆积而成的。比较通行的意见是:将殷墟文化定义为商代晚期文化,分为四期。而将新近发现的洹北商城定义为商代中期文化,分两期。由此,殷墟(含洹北商城)的古遗存与商王世系的关系是:
洹北商城一、二期:绝对年代约当商王河亶甲至小乙时期。
殷墟文化第一期:绝对年代约在武丁早期。
殷墟文化第二期:约当武丁晚期至祖庚、祖甲时期。
殷墟文化第三期:约当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
殷墟文化第四期:约当帝乙、帝辛时期。
五、殷墟遗址的主要文化遗迹
(一)、宫殿与宗庙
洹北商城的宫殿宗庙区(中商时期)位于洹北商城南北中轴线的南段,其范围南北约500米,东西不少于200米。宫殿宗庙区中有宏大的夯土建筑。其中经过发掘的一号建筑基址,是一座面宽达170余米、进深约90米的四合院,也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遗址。
小屯宫殿宗庙区(晚商时期)总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其东、北两面有洹河环绕,西、南以深壕与外面相隔,通过在河或壕沟的窄处设桥与外界交通,形成一相对封闭的格局。该区域内探明夯土建筑基址百余处。公开发表考古资料的有54处,其中53处系上世纪30年代发掘。此53座基址自北而南被划分为甲、乙、丙三组。据发掘者推测,甲组“可能是住人的”,年代最早;乙组“可能为宗庙”,年代次之;丙组“颇似坛的形式”,年代最晚。
(二)、居址
现有的考古工作表明,洹北商城时期,至少城址的西北部和北部有比较密集的居民点分布。
晚商时期,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外围。各居民点大小不一。各个居民点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例如小屯西地(殷代壕沟以外)的发掘显示,殷墟文化第二期时,该遗址尚处于创建阶段。至三、四期时,居址进入兴盛时期,遗迹的分布范围明显向西、向南扩展,文化堆积增厚,遗存丰富。
居民点的发现和研究也表明,晚商时期的社会结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宗族结构”。
(三)、手工业作坊
1、铸铜作坊
四处铸铜作坊分别分布于苗圃北地、孝民屯村西地、薛家庄和小屯村东北地。
苗圃北地铸铜作坊位于小屯宫殿宗庙区的东南约1公里许,是现已发现的殷墟最大的铸铜作坊,范围在1万平方米以上,是一处长期使用的大型铸铜作坊遗址。
该遗址分为居住区与生产区两部分。生产区位置偏东,发现的遗迹和遗物皆与铸铜生产有关。包括制模、制范、浇铸用的场地或房舍遗迹,熔炉遗迹,各式陶范及制范的工具等。
2、制骨作坊
目前殷墟可以确认是制骨作坊有两处,即大司空村制骨作坊和北辛庄制骨作坊。
大司空村制骨作坊面积约1380平方米。创自殷墟文化第二期,兴盛并沿用至第四期。遗址中发现大量骨笄。
北辛庄制骨作坊发现一批贮存有骨料的坑和制骨用的工具。骨料以牛骨和猪骨居多,部分取自马、羊、狗等动物。还发现有青铜锯、钻、刀以及石钻、磨石等小型工具。
3、其它手工业作坊
殷墟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较大规模的陶器作坊,仅零星清理过几座陶窑。
殷代制玉业十分发达。小屯北地F10和F11两座房址可能与制玉有关。这两座房址出土了一批石料和较多的长方形磨石残块,还发现部分玉石雕刻品。
(四)、墓葬
1、王陵区的墓葬
殷墟王陵区是商王朝时期诸王死后的埋葬地,是中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王陵陵园。其范围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位置在洹河北岸今安阳市侯家庄村北,与同时期的宫殿宗庙区隔河相望。
1934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王陵遗址进行过多次发掘。发现带墓道的商代大墓14座,祭祀坑数千座。大墓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有四墓道大墓7座,单墓道大墓1座和未完成大墓1座。东区有四墓道大墓1座,双墓道大墓3座和单墓道大墓1座。通常认为四墓道大墓系商王王陵,双墓道大墓和单墓道大墓可能与商王配偶有关。所有大墓都曾经被盗掘,文物所剩不多。但劫余之物精美华贵,反映了高度发达的商代物质文明。陵区内的祭祀坑绝大部分是人祭坑,坑中埋葬的主要是男性青壮年。每坑数人至十余人不等。总数达万人以上。表明3000余年前的商代社会盛行残忍的祭祀之风。
王陵区还发现一部分陪葬墓。这些墓葬通常位于大墓的旁侧或附近,通常有棺有椁,甚至有包括铜礼器在内的随葬品,有的还有殉人,但规模远逊于大墓。死者身份有别于祭祀坑中的人牲,可能与大墓墓主有从属关系。
2、族墓地与族众墓
通常所说的族墓地,是指商代宗族系统中,相当于姓族或宗氏以下分族一级的墓地,有时也称为氏族墓地。各氏族墓地中,又有各家族(分族的分支,通常是几代人组成的包含若干核心家庭的大家庭)墓地的存在。个别向氏族发展的家庭的家族也可能单独形成墓地。
殷墟族墓地的分布随着殷墟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扩展。现已发掘的墓葬总数已达7000座以上。族墓地中的墓葬没有真正的四墓道大墓,但有时可见双墓道大墓和单墓道大墓。这些墓葬的墓主人可能为各族的“族尹”(族长),有的可能还在王室中担任一定职位。
3、奴隶墓
殷墟居址中有时会发现一些埋有人架的灰坑和少量零散分布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埋入这些坑穴中的人架一般不见有棺。个别以席裹身。普遍没有随葬品。这种草率的葬法反映了死者生前社会地位低下。其墓主人很可能是就《左传》提到的“类丑”,也即奴隶。
4、瓮棺葬
殷墟的族墓地极少发现儿童墓,相反却常常在居住区发现儿童的瓮棺墓葬。
所谓瓮棺,即以实用陶器装敛尸骨埋藏。最常见的瓮棺是绳纹陶罐,有时也用瓮、盆、鬲、簋、壶等。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部分俯身葬。通常不见随葬品。
从发掘情况看,殷墟瓮棺葬所埋儿童多为非正常死亡的。他们被埋在房址的夯基中或门道下,可能与修建房屋过程中的“奠基”或“安门”仪式有关。
(五)、祭祀遗存
殷墟发现的祭祀坑,总数近3000座。除车马坑较大外,大部分是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长方坑或方坑。
比较集中地发现祭祀坑的地点有:小屯宫殿宗庙区内的宗庙建筑(学术界普遍认为乙七基址为宗庙建筑)前;一些规格较高的建筑基址内;各族墓地中的大墓附近;王陵区。
其中王陵区的祭祀坑最为密集,总数在2500座以上,现已清理1487座(该统计数字包括一部分陪葬坑)。主要集中于王陵区东区大墓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多是长2米许、宽1米许的长方形坑,小部分为边长0.6~1.5米左右的方形坑。两种坑都作有规律的密集排列。这些密集排列的坑均可分成不同的组。有的一排一组,有的数排一组。同一组坑可能属于同一次祭祀活动。祭祀坑的内容以人祭坑为主,也有少数兽祭坑和器祭坑。最多时一组坑埋人数百名,通常为几十人或百人左右。细分之下,人祭坑还能分辨分为全躯葬、头躯分离葬、无头躯体葬、无体人头葬4种。以无头躯体葬最多。埋入的死者有的系活埋、有的系砍杀后埋入。多是青壮年男性,只有少数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女性和6~10岁左右的儿童。一般的祭祀坑都无随葬品。仅少数坑(主要是全躯葬坑)例外。兽祭坑内的动物包括马、犬、象、羊、猪、猴、鸟。以马坑最常见。埋马数量通常是一坑2~6匹,但多者可达30余匹。
六、殷墟遗址的文化遗物
(一)、陶器
陶器是殷墟最常见的文化遗物。历年出土的陶器可复原者在10000件以上。包括炊器、盛食器、盛贮器、酒器、杂器、明器等。
除普通的粘土陶器外,殷墟还出土有部分白陶、硬陶及釉陶(原始陶)。有迹象表明,大部分硬陶可能自长江中游一带输入,釉陶可能也来自南方。
(二)、铜器(含铅器、金器)
殷墟是出土商代铜器最多的遗址,总数约6000件。其中大宗为兵器,容器约占其中的六分之一。此外还有工具、车马器以及其它杂器。举世皆知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妇好三联甗等。
殷墟铜器绝大部分是用铜铅、铜锡、铜铅锡为主成份铸造的青铜合金。只有极少数纯铜制品。铜器的铸造方法是块范法。
铅器多见于殷墟第三、四期墓葬中。以戈最为常见。
金制品最多见的是金叶。
(三)、玉器
殷墟历年出土的玉器大约2600余件。玉器原料以新疆和田玉为主,另有部分南阳玉和岫岩玉。殷墟玉器涉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器仪仗、装饰器、玩赏品五类。
多数玉器的色泽呈绿色、黄褐然、白色或棕绿色。其次为灰色或黄色。只有极少数黑玉。殷代制玉已经有了一套从选料、开料、造型、钻孔到琢纹、抛光的完整工序。玉器造型往往圆雕、浮雕并举,刻镂兼施。勾彻挤压、细钻精磨。
其余还有:石器、骨器、牙器、蚌器、竹木器、漆器、皮革制品、编织品和车马坑。
七、殷墟遗址出土的汉文字
殷墟出土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铜器铭文、陶文以及玉石器上的文字数种。其中甲骨文占绝大部分。据统计,迄今殷墟已出土甲骨卜辞约15万片,记有单字5000个左右。其中约有1500个已为学术界识读。甲骨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多方面,是研究殷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殷墟有关甲骨文的几次大的发现,分别是1936年的H127甲骨贮藏坑、1973年的小屯南地甲骨和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贮藏坑。
H127位于小屯东北地。是1座圆形坑。坑口直径1.8米。内出刻辞甲骨17096片,其中卜甲17088片,卜骨8片,完整的卜甲近300版。
小屯南地甲骨系指殷墟小屯村南发现一批贮藏坑中贮藏的大量甲骨。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而完整的刻辞卜骨近百版。
花园庄东地甲骨坑位于花园庄东100余米。坑口呈长方形,长2米,宽1米。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79片,完整的刻辞卜甲300余版。该坑年代属殷墟文化一期。其甲骨卜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卜辞的主人不是王而是“子”。因而对商代家族形态的研究以及甲骨学中“非王卜辞”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铜器铭文散见于部分铜器的器表或器底。以1~2字者常见。只有少数铜器发现较长的铭文。后冈祭祀圆坑出土的“戍嗣子”鼎是目前所知铭文最长的殷墟铜器。铜器铭文的内容多数是族徽或与墓主有关的称谓。只有少数长篇铭文属记事类。
陶文以及玉石器上的文字不甚多见。通常契刻或书写在陶器或玉石器的器表。多数只有1~2个字符。个别字数稍多。内容主要包括数字、方位、人名、族名或国名、图形文字、干支、易卦、占卜或其它方面。
八、殷墟的价值与意义
在一项由中国权威考古学术刊物《考古》杂志主持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评选活动中,安阳殷墟遗址以最高得票数名列第一。参加这次投票活动的有中国全部8个国家级文物考古机构,11所设有考古学系的重点大学以及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文物机构的近百名知名考古学家。评价指标分三项:一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二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三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殷墟遗址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
(一)、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其甲骨卜辞的某些内容,可与文献中的商王朝相联系,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录的商王朝的存在,并由此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对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风作了正面回应。随着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学证实,中国学术界得以展开有关文记载中的“夏王朝”的探索。因此殷墟的发现对中国历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
(二)、殷墟是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殷墟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发掘殷墟时所创造的许多方法被带到各地,并在考古工作中应用。殷墟也被许多学者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从殷墟走过的路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成熟、不断获得发展的进程。
(三)、殷墟所展示的一些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段中的独有现象,今天已不复存在。此类文化现象首先可以提到的是商代大规模的杀人祭祀现象。仅殷墟王陵区,现已探明的以人为牺牲的祭祀坑就达2000余座,总人数在10000人以上。虽然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古遗址中也发现过杀人祭祀遗迹,但杀殉万人以上的祭祀场所,为中国商代社会所独见。
(四)、殷墟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也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五)、殷墟甲骨文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这种文字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十余亿中国人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六)、考古遗迹表明,商王朝时期是中国某些重要制度的转型时期。其中包括中国过去3000年以来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制度,也包括中国历史上沿用长过数千年之久,今天仍然为许多地区老百姓所喜爱的“四合院”式建筑式样。
(七)、商文明是世界几个主要早期文明之一。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