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滑县木版年画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以古画乡李方屯为代表。李方屯地处黄河故道,古时夹峙于晋、冀、鲁、豫之间,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关系,古时其地理归属关系模糊。今归属于河南滑县。李方屯民风淳朴,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从而孕育和保存了其特立独行、艺术特点鲜明的木版年画艺术。
一、滑县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相传滑县木版年画始于唐代。据滑县李方屯当地木版年画传人讲: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刻版艺人韩朝英迁居滑县。此人精画善刻,依据本地风俗和个人才思,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滑县木版年画艺术。因其取材多为民间祭祀、信仰和吉祥寓意等内容,且为年节民俗所必需,广受普通百姓欢迎。清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出现了以韩凤岐、韩凤仪、韩凤舞掌门的「兴隆号」、「兴盛号」、「兴义号」三大年画社,年产量近百万张。二、滑县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
滑县木版年画题材丰富,以神释和族谱画为主,其中还包括门神、戏曲故事、墙画、对联等。
(1)神像
神像是滑县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神像包括佛、道、儒及民间诸神。神像题材作品主要有《田祖》、《七十九位全神》、《七十二位神像》、《三像》、《四像》、《五像》、《独坐天》、《独坐皇帝》、《文武财神》、《鲁班》、《牛王马王》、《泰山老奶》、《黑脸钟馗》、《保家双仙》、《黑风旗》等。年画中全神像画幅都较大,多为卷轴中堂,如《七十九位全神像》神像众多,佛、道、儒共聚一堂,谓之「天地全神」。全画上下共分七层,由上而下,最上端为田祖、居中者为三皇、佛祖、玉皇大帝、千手千眼佛、泰山老奶、南海观音和关公。这些神佛在普通百姓心目中都具有超常的法力,能为人间降福添祥,所以不偏不倚地一起供了。
(2)族谱
滑县木版年画中族谱画又称「名义」,是年节祭祖时悬挂的图画,县挂于堂屋东西山墙。根据画面形式可分为:岗叉楼、松柏树、荣华树,因其中放置牌位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又叫做壹名义、弎名义、陆名义、捌名义、拾名义、拾贰名义。这是滑县木版年画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为其它木版年画产地所少有。族谱图案一般为祠堂宅院建筑,并在空白处添加牌坊、旗杆、仙鹤、松竹、翠柏以及山峦形象,以示家族的兴旺。有的族谱两侧加上对联,上书横批,内容多是关于敬父母言孝悌之辞,劝诫子孙要忠孝、勤俭持家。
(3)对联
对联是滑县木版年画别具一格的形式,为其它木版年画产地所没有。对联的功用广泛,多放置于神像中堂画或族谱两侧。对联内容多与忠孝、敬祖、美好期盼有关。如族谱两侧对联多配「欲父母似彭祖八百高寿,愿兄弟如张公九世同居」;「父母恩比乾坤重,子孙不忘日月长」或者「祖德宗功流久远,子孙孝贤世泽长」,横批多为「永言孝思」、「春露秋霜」等。神像则配「英灵永同天地存,美德常遇乾坤在」、「灵应昭感垂万世,俎豆馨香永千秋」。对联的配置相对比较随意,一般根据画面内容选配对联。对联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汉字类,内容多是敬祖敬神之词。多用草书或行书撰写,加上画面颇具文人画味道的散淡色彩,使年画散发出一种清淡文雅的审美气息。二、满文类,滑县木版年画兴盛时期曾远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地区,当地多满族人,根据当地需要为年画配置满文对联。这足以证明滑县木版年画曾经的开放和辉煌。三、组字类,民间喜欢用图案化的奇异文字来书写诗句或对联,颇有些像民间花鸟字的味道,字藏于其间,任凭观者来猜测,破解其意,为生活增添了一份意趣。
(4)扇面和纸牌
扇面画是年画社在农闲时为了生计而加工的一种年画形式,内容多为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戏曲故事,如:白蛇传、罗成招亲、西游记、刘金定、铡美案、薛刚反唐、断桥、三国故事、水浒故事等,多取材于当地戏曲。构图多为横向,人物安排错落有致,颇具动感,表情也依据故事情景不同而各异,极富舞台效果。在线板印制墨稿的基础上,着色清雅,多用湖蓝、粉紫色。
(二)体裁和构图
滑县木版年画种类繁多,题材丰富,而且体裁形式上独树一帜,新颖而奇特。按照体裁可以分为中堂、对联、墙画、扇面、绫幅等,内容多为神像、族谱、戏剧故事,功能上多是祈福辟邪、祭祖、装饰之用。从构图上看,滑县木版年画构图疏朗,层次分明,形象之间彼此互不遮挡,讲究对称均衡。画面布局多为四周框一墨框,上端画垂幔,人物端坐正中,两边立护法或侍卫,但人物及装饰均与边框留有一定空间距离,而并非像其它年画形式在构图布局上追求饱满厚重之感,其画面具有明朗而清新的审美意味,形成了与一河之隔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截然相反的审美趣味,令我们不得不感叹普通百姓的创造力和民间艺术绚丽多彩的魅力。滑县年画很少署店名,而多像文人画一样在画面边角钤印,印文也大多是年画制作者的名号。
滑县木版年画中根据画面要求常有文字出现,文字与画面相得益彰。如《三像》中以玉皇大帝为主佛,下坐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羽。上端印有「神之格思」字样,「神之格思」出自《诗经.大雅.抑》,其意为思想境界高远,常人不及,如神的亲临而至,当地人解释是神在心中。这为我们带来了一份古老而神秘的信息,愈发显示出滑县木版年画历史的久远和当地百姓对神的一份虔诚之心。
(三)写实倾向的人物造型
滑县木版年画的造型手段采用的是传统绘画的线条形式,综合了传统绘画技法的用笔,线条刚劲有力。人物造型具有强烈的主观概括综合、写意传神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原始造型」的遗韵。人物造型求整求全,单摆浮搁、互不遮掩。画面中人物的造型,对主要部位的刻画力求作正面描绘,很少出现侧脸、背脸现象。人物形象倾向于写实性描绘,身体与头部的比例通常接近人体正常比例,大多比例为5:1。滑县木版年画从人物造型的总体效果来看,倾向于写实,在追求意象写实中达到了艺术上的真实。
(四)色彩寓意的观念性
「五行说」是中国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之一。中国人的色彩观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始五行说的黑、赤、青、白、黄五色,也是人们对水、火、木、金、土五种自然物质色彩的观察、反映和总结,这是中国人色彩观的双重性所在。在木版年画中其主色均以此五色为主,滑县木版年画在五色的基础上弱化颜色对比,讲究色彩的搭配,喜用调和色。画面中多用黄色、朱砂色、靛蓝色、苦绿色,且颜色多用水稀释,以手绘的方式彩绘,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画面效果。
(五)制作工序
滑县木版年画以神像和族谱为主,因其尺寸画幅较大,一般在139厘米左右,从而决定了其材质要求和制作工序的特殊性。滑县木版年画有两种材质,纸本和布本。对于大幅中堂形式的神像和族谱,纸张要求大,为保证纸张的耐久性,在印制之前有一道「打纸裱」的工序,就是将两张纸贴裱在一起,增加了纸张的厚度和拉力,为线版印制提供了方便。布本,一般使用土制的棉布,印制前也需在布面上做「打灰」的工序处理,方可进行印制。制作工序一般分为画稿、刻版、印制、彩绘。滑县木版年画的画版多为古版,画稿样式代代相传且为家族式单传,传男不传女,这一古老的传承方式为我们完整地保存了近古农耕文明的文化和民俗信息。
滑县木版年画刻版多为线版,套版不多,印制也相对简单,一般先用线版印制墨线,余皆手绘。颜料全部用水稀释后,呈半透明状,用毛笔着色称之为「涮色」。着色一般先着黄色、再上淡红、大红、蓝、绿等颜色,色彩多使用复合色。因色淡水多,绘制中时常用着淡色的水笔晕染,画面效果和绘制技巧与工笔画多有相似之处,所用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加入蛋清和胶,色泽鲜艳而能经久不变。
滑县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中原大地悠久而厚重的文化历史,也为我们研究中原民风、民俗文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疏朗俊秀的滑县木版年画与同处中原大地饱满厚重、色彩鲜明的朱仙镇年画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他们在长期的发展中并行不悖,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