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艺术风采的年画,内黄李新张年画是河南省优秀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年画的由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不贴门神,不像过年”。这形象地说明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以久。
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载,在汉代年间宗教信仰已有祀门之习俗。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道:“正月一月,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这是我国有关门神的最早记载。唐代以前,门神均为手绘。至唐太宗(627年),门神始有真实人物出物。据《李世民列传》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立位后,每逢深夜就梦见鬼叫,致使心中不宁,寝食不安。有位大臣进言:“派大将守门,必能驱鬼”。大将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自告奋勇,手持利剑、钢鞭把立宫门,彻夜守护,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将军守门终不是长久之策,遂命画工将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制于宫门,后人仿效画予纸上或木板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秦琼、尉迟恭二人均为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故唐时的门神多以威武将军出现,后又在此基础上对二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遂逐渐演变其为年画“门神”。唐代后期,年画随着木版年画的诞生,在构图、用色上,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宋朝前期,木刻完全取代了手工绘像。我国最早的雕版年画,就见于南宋时期的木板年画。到了元朝代,年画出售交易市场初见雏形。明代时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的极力提倡,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代(1616年)木刻年画进入了颠峰时期,尤其是清雍正、乾隆年间,年画更为繁盛,产地遍及全国,并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从事木刻年画的专业画工和雕刻家。
清朝道光年间,由于黄(河)水泛滥,战事不断,土地碱化,收不敷出,食不果腹,内黄李新张乡民及方圆数百里的群众纷纷外出逃难,致使内黄李新张年画从唐代始创到道光年间所存资料遗失怡尽。清道光六年(公元1827年),内黄李新张年画一个李姓艺人,从天津逃荒回来,他将本地年画与天津年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内黄李新张年画工艺。并将手艺传给族人。民国初期,内黄李新张年画由于受战乱的影响,没有大的发展。
抗日、解放战争期间,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安排,内黄李新张年画以抗日、反内战和劳苦大众为题材,创作、印制了很多年画佳品,如参军图、劳动画、新年劳军等。新中国成立后,内黄李新张年画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面前,得到了迅猛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李新张年画将改革开放融入创新题材,使年画发展达到鼎盛时期,那时,李新张村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余岁的儿童,都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称。甚至出现了方圆百里年画商竞相争购售销内黄李新张年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