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绢艺发源于地处黄河古金堤之上的滑县四间房乡,技术的源头可追溯至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28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第一代艺人秦兴旺喜获唐伯虎名作《蝈蝈白菜》,爱不释手,日日观研。后突发奇想,试用绢布仿制,日久天长,终初成雏形;遂终日钻研,后又用绢试制草虫,最终创造了这一独门绝艺---秦式绢艺。
秦氏绢艺代代相传,第十一代传人秦三杰先生更是把一生的精力都倾注到秦氏绢艺技术的创新发展上。秦三杰自6岁随父学艺,从小到大,走南闯北,精心求学,先后师从国画大师张大壮、瓷盘画家吴维鸿、雕塑家林鸿喜等,融汇吸收了众家之长,刻苦钻研绢刻艺术,技艺日渐精湛。他的代表作品绢蝈蝈,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看后惊喜不已,随提笔作诗称赞:“蝈蝈鸣声闻千里,大地似锦百财聚;童叟喜取百年乐,咏唱祖国富强曲。”秦三杰先生几次应邀参加广交会和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会;并被聘为世界和谐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曾荣获2007年“河南省十大魅力人物”;2008年3月,秦三杰被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文化厅评定为“高级艺术师”职称;2008年4月,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美术系资质认证委员会授予“美术大师”称号。
秦氏绢艺作品表现内容宽泛,仕女人物、花鸟昆虫、果蔬等无所不能,皆栩栩如生,几可乱真。在表现形式上秦氏绢艺讲究“气、韵、味、趣”,气正而不邪、韵高而不低、味厚而不薄、趣雅而不俗。制作工艺繁杂、技术要求严格,一只绢蝈蝈通常就要由六种绢料制成。要制成一只完整的蝈蝈需要经过118道工序,耗时20天。仅须一项,便有40道工序。“白菜蝈蝈”为其代表作,以蝈蝈的瞬间动态和油嫩的白菜为题材,生动的展现出一动一静、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田园情趣。显示出绢艺工艺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魅力,出神入化,妙趣横生,达到了“似真非真强似真”的境界,堪称华夏一绝、国之瑰宝。 “白菜蝈蝈”寓意吉祥,民间有多种解释,如:白菜谐音“百财”,象征“富贵吉祥”;白菜生机勃勃,有生意兴隆之相,翠绿蝈蝈翘翅挺须,似呼喝足了朝露在仰天鸣叫,寓意步步高升;做为结婚的礼品时,白菜上的蝈蝈为一公一母,表达了对新人百年好合的美好祝愿等。
秦氏绢艺完全为手工制作,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不仅对了解我国民间手工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鲜明地装饰性和观赏性,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秦氏绢艺产品远销海内外和全国各地,受到了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秦氏绢艺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安阳日报、《世界》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 2006年4月,获中国民间艺术高层论坛全国作品金奖;2007年2月,秦氏绢艺正式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5月,绢艺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8年3月,《蝈蝈白菜》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 2008年6月,在河南省“全省知识产权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7月,在“中国农民艺术展”上《蝈蝈白菜》荣获奇品奖;2009年,在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获金奖;2009年5月,在中国世纪大彩风中其作品荣获金奖。秦氏绢艺许多优秀作品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