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上大平调(上)
巫西群 刘继干 邢保军
滑县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因用以击节的梆子特大而得名。又因其音平,唱腔的调性比高调(豫剧)低,故又谓之平调。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鲁西及皖北一带。
起源与发展
根据《河南省戏曲史志资料辑丛》、《滑县戏曲志》载述:大平调的渊源,一说是河南梆子在豫北的一个支系;一说是武安平调的东流;一说是蒲州梆子经上党到豫北衍变;还有的说它的表演动作近似木偶,可能是木偶戏的升华等。说法不一,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在滑县,元朝末年大梆戏已是独立剧种。清代遗民邹少和在他的《豫剧考略》一书中有:“梆戏发源于郑卫之乡……豫北有平调、大梆剧,皆其支裔也。”“唯滑县有某班,阅年最久,……则元至正以前已有此剧明矣”的记载。
大平调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弘治年间。明清以来,在黄河南北有大小十几个大平调班社。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滑县就有大梆戏活动的足迹。时“滑台重修明福寺碑”的副碑上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的记载。到了清朝,大平调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素有“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四个班”之说,共十九个班社。清顺治年(公元1644年——1661年)间,大平调“大兴班”坐班滑县(建国后发现过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的演出合同,清顺治和光绪年(公元1875年——1908年)间,大平调在滑县最为火红。先后有“大兴班”、“公兴班”、“同乐班”等十几个班社。民国时期(公元1933年)周边平调艺人纷纷到滑搭班献艺,抗日战争时期受挫。建国前夕,冀、鲁、豫边区政府接管了在滑县的“同乐班”,被命名为“同乐剧社”,归平原省(1949.8.20——1952.11)管理,1952年底移交滑县,1955年对其进行整编,命名为“滑县大平调剧团”。1967年“文革”期间被撤销,剧团的箱衣道具由县委接管,演职人员被安置在滑县国营农场劳动。1975年部分老艺人艰苦努力、自行组织演出。1978年恢复“滑县大平调剧团”至今。
滑县大平调剧团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曾经产生较大影响。1952年,著名艺人张发旺(艺名道妞)率领“同乐剧社“的滑县大平调剧团与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率领的”香玉剧社“同赴朝鲜慰问演出。上演的大平调剧目《三传令》受到广大志愿军战士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1980年,由于大平调剧团艰苦创业的事迹感人,成绩突出,被中宣部树为全国文艺战线的典型。
1981年12月底,受北京文化局之邀,赴京汇报演出。在首都长安大剧院、广和剧场、吉祥剧场、物资礼堂、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中南海警卫师礼堂等场所,先后演出了《三搜太白府》、《海瑞罢官》、《敬德钓鱼》等传统剧目,共演出18场。当时的《工人日报》、《中国农民报》、《北京晚报》、《河南日报》、《北京戏剧报》、《人民戏剧》、《河南戏剧》、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演出盛况进行了报道。一个稀有剧种、县级剧团(时称要饭队)的精彩演出,轰动了京城,受到了首都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习仲勋、黄火青、江华、王平、刘澜涛、周培源、周维峙、韩先楚、聂真、李卓、李万青、曲六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人亲切接见大平调演职员并合影留念。自此,滑县大平调剧团轰动全国、影响巨大,名声大振。
独特的音乐唱腔、表演板式及乐器
大平调的唱腔比豫剧粗狂,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其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宏大,唱念做打并重,粗狂豪放,刚中带柔。过去由于女性角色均有男性演员扮演,故旦角及小生均用假嗓,除在(头板、二板)唱腔中情感激昂外,更要用高八度的假嗓行腔,俗称“喊儿”。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女演员较多,革易了男旦的旧观,小生也多用女演员扮演,因此真嗓成了大平调的基本唱腔。唱腔音调多为1=C。其声音刚健、明亮、宽厚,给观众以自然流畅之惑。而少数板腔的尾音则用八度以上的假嗓,听起来豪放、热情、高亢激昂、激动人心。
大平调表演粗狂豪放、动作幅度较大,云手划大圈,盘腿跨大步,溶入了武术中小洪拳手法,尽显豪放粗狂之风格。唱腔旋律不仅因板不同而有变化。在不同行当中也有特色,如生、旦角的唱腔娓婉、悠扬、优美流畅;黑脸的唱腔古朴、高亢,尤其用四大䦂、尖子号伴奏,更显得气势雄伟。(待续)【原标题:大平原上大平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