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琵琶词——崔派悲剧杰作《秦香莲·抱琵琶》
2013/4/15 17:29:3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实际上,真正能够称得起崔派悲剧剧目的,应该是:《秦香莲》、《三上轿》、《秦雪梅吊孝》和《二度梅》。其中的前三出又堪称是崔派悲剧中的经典作品,而《秦香莲》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最能体现崔派声腔艺术特色和崔派悲剧风格。该剧于1979年被香港金马影业公司拍摄成戏曲艺术片, 更名为《包青天》。崔大师在舞台剧《秦香莲》的《闯宫》、《抱琵琶》、《杀庙》、《见皇姑》和《盘堂口》诸折中,均有出色的表演和演唱,尤其是《抱琵琶》,更是脍炙人口。她在该折中,唱、念精妙绝伦,感人至深,可以用撕肝裂肺、荡气回肠八个字来形容之。
崔兰田大师所饰演的秦香莲,其性格是有变化、有发展的。这种性格的发展线,当以《杀庙》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秦香莲和她的丈夫、公婆及儿女,在其夫陈世美未进京赴考以前,可以说是个身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她上俸公婆,下养子女,对自己的丈夫体贴温顺,可以做到举案齐眉,任何社会的风吹雨打都触动不到她的身上,是处在社会最死角的一个人。然而,丈夫的进京赴试改变了她的一切,是酿成她悲剧的根源。陈世美一去三年不归,公婆饿死,生活无着,当她扯儿拉女进京寻夫时,才发现自己的丈夫竟成了皇帝老子的女婿,真如晴天霹雳,晃如隔世。然而,她对自己的丈夫尚寄有几许希望,希望他能回心转意,收留她们母子,在京共享荣华。于是,她在张义录、王丞相、门卫官的帮助下,“闯宫”、“闹宴”,苦口婆心,近似哀求地去劝说自己的丈夫。韩琪“杀庙”,打破了她的这种不着实际的幻想,韩琪之死又激起她复仇和告状的欲望。于是,秦香莲觉醒了、勇敢了、斗争了,直到把天子的门婿送入包青天的虎头铡下。知道了秦香莲的性格变化之后,我们再来聆听崔大师在《抱琵琶》中的唱和看她的表演,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她在这折戏中的演唱、表演基调是哀诉和苦求,以期能求得夫妻、父子的举家团圆。秦香莲的这段“哀劝奏鸣曲”,共分如下几个乐章:一、“哭杯”(运用了“滚白”板式);二、叙家史(“慢板”转“流水”“二八”的成套唱腔);三、回忆前情(大段豫西“二八”);四、加叙加议的诘问和哭诉哀求(又是一段大“滚白”和“白口”)。这其中最精彩的唱段,还是那段“哭杯”“滚白”板。这段“滚白”,可以说是唱尽了一个被遗弃的善良妇女的凄楚、哀怨、乞求以及满腔的悲愤。崔大师在“滚白”前的那种未雨绸缪式的感情酝酿,堪称是表演艺术的典范例子。秦香莲携儿带女,千里迢迢,来到京都,并在店家张义录和门官的帮助下,她不容易地闯入沐池宫,却被自己的丈夫陈士美一脚踢出宫门。现又在王延龄丞相的疵护下,巧装改扮,再次混入淋池宫寿堂,结发之人端坐寿主席上,洋洋不睬,自己却沦为唱妇,她心里能平衡吗?她能不恨吗?所以,当她听到相爷让她先吃杯香茶润润嗓子,再来卖唱时,一时干头万绪,涌上心头:“像张义录、门卫官、王丞相这些萍水相逢之人还如此地关怀着自己,而自己的亲夫却视自己为路人、寇仇。”想到此不禁感触良多,眼泪顿然涌出,点点滴入杯中。端杯的手亦不禁微微颤动,幅度由小到大,板鼓的键子亦越打越疾。随着一声抽泣,脱口吟出“接过来这杯茶,我的两眼泪如麻”,婉转凄楚,给人以辛酸、哽咽、不堪细想之感。当唱至“忘恩负义他,他弃结发”时,音域骤然拔高,大有呛地呼天,响遏行云之势,把秦氏的满腔义愤和无奈,渲泄地淋漓尽致。最后一段的“滚白”和长达数十余句的“道白”,夹叙夹议,如泣如诉、若断若续,似唱似吟,悲苦凄切,十分恸人。尤其到至最后一句“为妻逢沟沟下死,遇涧涧下亡。只求你深深挖上一个坑,将为妻掩埋起来,为妻死也冥目了”时,台下泣声一片,没有不动容者,把全剧推向高潮。
《杀庙》以后,由于秦与陈的矛盾已由“道义”性质转化为敌对性质,矛盾的主导亦由陈、秦之间转为陈世美与包公之间,所以该剧最早就叫《铡美案》,饰秦香莲的演员如果稍微弱一点,整个戏将都被包公给“吃”掉了。
崔兰田毕竟是个“大青衣”,自“杀庙”后虽然出场不多,唱段亦少,但她的那种雍容华贵、仪态万种的气质和她那种大气派的台风,总给人一种威然不可侵犯的气势,一种任何时候总处于高屋建瓴、鹤立鸡群之“势”。她在傲慢的皇姑、至尊无上的国太以及威严无比的包公面前,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像一株老梅矗立于严寒风雪之中。在许多场次中,都是因了秦香莲的一句言语,而却能扭转乾坤的。比如在《见国太》时,由于国太驾坐开封府,撒泼耍赖,阻碍包公对驸马行刑,身为“开封府尹”的包公也无可奈何,只得赠银三百,请秦氏撤诉。此时的秦香莲一句“我只说包公是‘铁面’,那料到恁官官相护都有牵连”,又激怒包拯,将陈世美抬上了“虎头铡”。不料,皇帝老官儿的三道御旨下至“开封”为附马说情,包拯又动摇了。秦香莲又喊出:“圣旨道道都为陈驸马,哪道为俺秦香莲。被告既然你不敢斩,你就斩俺原告秦香莲!”果然,一语出口,包公羞得无地自容。最后,拼上性命,自摘乌纱,终于铡了那十恶不敖的陈驸马,全剧告终。当然,剧本编写的好,更重要是大师诠释的好。不然,同样的剧本,就不会如兰田大师演的那样出色,剧场效果也会截然两种。所以有人讲:“一年不吃盐,也要看崔兰田的《秦香莲》”;“看崔兰田的《抱琵琶》,给人一种叹为 观止的痛快感。其它的几部悲剧即使是没看亦不觉为憾。”可见说兰田大师的《秦香莲》是崔派悲剧中“经典之经典”一点也不为过。(石磊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标题:荡气回肠琵琶词——崔派悲剧杰作《秦香莲·抱琵琶》】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崔兰田艺术生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