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印象首页 - 传统文艺-河南越调的服饰与著名表演艺术家
导读

    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在河南南阳、邓州一带流传,至咸丰时已流传到禹州、许昌、郑州、商丘、周口一带。因其也采用河南方言演唱,旋律与豫剧有相通之处,也是大小嗓结合。其主要演出形式有三种:第一是越调大戏班;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皮影越调戏。河南越调音乐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因此,越调也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

本期概述

本期专题主要介绍河南越调的角色服饰和在越调发展过程中有过重要贡献的表演艺术家。越调行当角色齐全,包括文生、武生、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大净、二毛、大红脸、二红脸、三花脸、等十几种。而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场景里也有不同的服饰。一代宗师申凤梅创立的申派唱腔苍劲豪放、稳健端庄、韵味浓郁醇厚、行腔千姿百态而又统一。越调皇后毛爱莲大师声腔上似说似唱,悦耳动听,唱腔虽不高亢,但却清新优雅,耐人寻味,尤其是鼻腔共鸣的运用,更具独到之处。毛派唱腔清纯、俊丽、流畅、纤细,艺术评论家曾把其概括为甜、纯、清、巧、情、快6个字。
相关资讯 越调:咿呀中演绎的美丽    6月26日,气温不高,头顶上虽没有白花花的太阳,但下雨前的那种闷热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更多]
特色展示 越调的角色服饰

越调的角色服饰

   越调演出分正装戏和外装戏,正装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以生、净为主角,构思严整,主要演历史历史袍带戏。代表剧目有《十五宫》、《报火斗》、《乌江岸》、《文王吃子》等。外装戏则多为民间生活戏以及公案戏,多以小生、丑角为主角。代表剧目有《李双喜借粮》、《哭殿》、《火焚绣楼》等。    越调行当角色齐全,包括文生、武生、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大净、二毛、大红脸、二红脸、三花脸、等十几种。而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场景里也有不同的服饰。...[详细]
相关专题 豫剧丑角与中原名丑

豫剧丑角与中原名丑

   丑角在中国戏剧生、旦、净、丑中排行末位,曾..[详细]
流传在太行山下的古老鼓乐

流传在太行山下的古老鼓...

   焦作古称河内,又称山阳。南依黄河,背靠太行。..[详细]
河南越调的服饰与著名表演艺术家

河南越调的服饰与著名表...

    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详细]
专题视频
推荐展示
评论区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印象河南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