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传承人物专栏 >> 浏览郑州
精彩推荐
  • 文遗传承人物专栏-连德林

    连德林

    连德林,男,1936年10出生,汉族,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详细]
  • 文遗传承人物专栏-刘宗琴

    刘宗琴

    女,汉族,1928年2月生,河南省歌舞剧院曲艺团曲艺演员,中..[详细]
  • 文遗传承人物专栏-王玲

    王玲

    《黄河澄泥砚》代表性传承人,女,汉族,1967年11月生,大..[详细]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2016/12/21 18:37:59 点击数: 【字体:


    童年窘困,他早早漂泊流浪四海为家;拜师受挫,他便自学成才自力更生;取财有道,泥塑、剪影、画像等才艺样样精通他靠手艺吃饭。他就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占,现年56岁,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嵩山泥塑大师,一个精通泥塑、剪影、画像等多种才艺的民间艺术家。今天,印象河南网带你走近他的艺术人生。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泥塑——从捏一个泥娃娃开始

    刘永占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市东金店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太爷爷和爷爷都掌握捏泥人的手艺,农闲时经常走街串巷捏泥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刘永占从小就喜欢泥塑,跟着父亲学习捏泥娃娃、泥叫吹。

    在刘永占的家乡,有到城隍庙祈子的习俗,即一些婚后不育的妇女到城隍庙用红线拴泥娃娃。初中毕业后,刘永占就把祖传的手艺拿了起来,专门给城隍庙捏泥娃娃。但仅靠捏泥娃娃并不能解决生活问题,刘永占就决定出去闯荡学习其他技艺。

    到了郑州的刘永占屡屡受挫,身上的钱也快要花光。偶然间,刘永占到了郑州二七塔,被二七塔内的二七大罢工泥塑震撼了。相比于自己家传的传统小泥人,这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泥塑更加浑厚粗犷,当时刘永占就决心要学好这种泥塑,给人塑像。刘永占挣够了路费就踏上了返乡的路。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回到家乡的刘永占开始潜心钻研泥塑,在继承清代乾隆年间“泥人刘”创始人刘文宗的技法之上,融入自己的艺术理解,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用嵩山脚下的黄土,以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为素材,融入自己豁达坚韧的生活态度,形成了独特的“嵩山泥人刘”。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驼背的叼烟袋老汉、荷柴归来的村妪、仰天拉胡琴的艺人、憨厚愚顽的玩童通过他的团、拉、捏、揉、刻,顷刻间出现在人们眼前。或天真烂漫,或朴实笨拙,或敦厚善良,每个形象皆是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尤其是人物身上的对襟大襟袄、儿童的开档棉裤、老汉的粗腰带、厚实的老布鞋,风格鲜明的农民装束,无不散发出中原地区民风淳厚的乡土气息,尊尊都堪称他泥塑作品中的经典。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多才多艺的“嵩山泥人刘”——小记刘永占的艺术人生
 
    神形兼备的泥塑造型,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法,刘永占的“嵩山泥人刘”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嵩山少林寺中,气势雄伟的《十三和尚救唐王》系列泥人就是刘永占的作品。多年来,多次参与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到港澳台地区以及法国、比利时、罗马尼亚等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

    画像——从画一只眼睛开始

    泥塑造诣的不断提升离不开扎实的绘画基础,画像同样是刘永占的特长之一,从没有上过一天美术班的刘永占却能把素描人像画的纤毫毕现,惟妙惟肖。

    刘永占刚辍学那会儿,整天想着怎么谋生,养活自己。刚巧,村里来了一个画像老头,专门给人画像,刘永占一看,就想着学好这个也可以挣钱。虽然有心学习,但老头害怕人偷师学艺,就把围着的人们都撵走,刘永占只来得及记住老头如何画人的眼睛。回家后,刘永占就成天画那只眼睛,后来在他的人物素描中,最属眼睛画的传神。

    光画眼睛肯定是不够的,刘永占决定像电视中的人物那样投师学艺,但是进了城,连续跪拜了三个画家,却被当做叫花子流浪儿,没人搭理。毫不气馁的刘永占再次决定自学成才,他找到了一本速写技法,夜以继日的临摹、钻研,半年之后,就可以走村串户给人画像。

    在刘永占的素描作品中,给奶奶的画像应该是代表作品之一。刘永占2岁丧母,6岁时父亲再婚,他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对奶奶的情感尤为深厚。为了纪念奶奶,学好素描的刘永占凭着自己的记忆为奶奶画了一幅像。画像中的老人身着厚实的棉衣棉裤坐在木凳上,脸上挂着善良安详的笑容,眼中流露着对孙儿的关怀与慈爱……如果,刘永占不事先告诉我们这是一幅画像,我们真会以为这是一张黑白照片。

    除了给人画像,刘永占还会画宣传画。进入登封武校,那些生动活泼的宣传画大部分都是出自他的手,包括武校墙上的大字、标语。说起写标语,刘永占还有一项“特异功能”,写标语从来不用标尺测量、也不是用纸张做好字样挖空后贴在墙上刷出来,而是靠手测量,从中间写起。写出来的标语既美观又整齐。

    剪影——从一张卡片纸开始

    说起剪影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剪影是一种依照人脸或人体及其他物体的轮廓进行剪纸的手工艺。刘永占接触剪纸也有着一段机缘巧合。

    刘永占在郑州投师学艺期间,连续窘困了一个月,找不到地方学习,连吃饭住宿都成了问题。爱面子的刘永占却坚持不肯乞讨,饿极了就到饭店要点水喝,有些老师傅就很善良给他端点面条吃。一天,刘永占在火车站徘徊时,看见有街头艺人给人剪影。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着极高艺术天赋的刘永占一看就找到了剪影的窍门。他决定自己剪剪试试。

    刘永占看出剪纸材料是胶片纸,他就拿着街头艺人掉在地上的碎纸片到了附近的照相馆,在照相馆,黑色胶片纸是无用的,照相馆老板让刘永占随便捡,刘永占又借了把剪刀,就开始给人剪影,拿着赚来的钱买了剪子,随后又赚够了回家的路费。

    80年代时,刘永占曾在少林寺塔林景区设点经营剪纸艺术。一手拿剪刀、一手拿黑色硬质纸片,眼睛在游客的头部快速的扫视,不到一分钟时间,刘永占就剪出一副形神兼备的人物肖像。采访过程中,印象河南网编辑有幸看到了刘永占为世界名人的剪影,真是令人惊叹。

    后记

    如果,刘永占仅仅擅长泥塑,精通画像,善于剪影,也就称不上多才多艺。除了这三项拿手绝活,他还长于石雕,木雕,刻印章,拉二胡,写书法。艰苦坎坷的成长道路,聪颖过人的治学历程,成就了刘永占现在的艺术人生。看罢刘永占的故事,相信众人都会像小编一样感慨一句:高手在民间!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王金海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