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在少林寺西侧一里许的五乳峰脚下,少溪河北岸,丛林之中,是少林寺历代有名高僧埋骨之处,因塔多,而且高、低、大、小、粗、细不一,又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简称,意为坟墓,在我国专指僧人的坟墓。塔内一般安放逝者的灵骨或生前衣钵。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住持和有成就、有贡献的僧人的墓群。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激励后来。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尚和具体情况(如战争时代,改朝换代等)影响,还体现着逝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成就和威望。
塔林占地约1.4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自唐贞元七年至清嘉庆八年,原有砖基塔500多座,今存232 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7座,元塔43座,明塔139座,清塔10座,当代塔2座,年代不清塔27座,另有残塔和塔基35处。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座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