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濮阳

尖兵中原行之濮阳游

2013/4/1 10:28:07 点击数: 【字体:

   
    自从濮阳政府搬迁到现在的地点后,濮阳老城区就慢慢得被冷落了。其实,在老城区还是有相当多的古迹可以探询。
   
    新城区到老城区并不远,如果找个出租车,也就20元以内的样子。我的路线:中国第一龙出土地——迴銮碑——四牌楼——老街——八都坊。
   
    沿着大路向南直开不久就到中国第一龙出土地,打算付钱走人。司机却说,“你先下,可以参观我就在门口等,估计不能参观的。”我下了车,向目的地走去。一座大牌坊,铁门紧闭。铁门上挂着两块小牌子,写着“水源重地,禁止入内”。我拍着铁门,似乎没人应,但却传来了犬吠声。来人了,是个老者,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我死了心“这里是水源地,要看文物去博物馆,要进去必须要有机关的批文。”天哪!自认倒霉。拍一张大门的照片,就算我到过这里了。
  
    经过“颛暊遗都”大石碑不久,就到老城区了。实际上把这里称为小镇比较贴切。根据地图指示和司机的不断询问,总算在一片脚手架森林中找到了迴銮碑。我一看又傻眼了,怎么那么倒霉,又关门!
    
    回銮碑,也叫契丹出境碑,是古代宋辽大战后签订“澶渊之盟”的唯一见证。当年辽国犯边,宋真宗御架亲征,寇准、杨延郎(杨家将六郎原型,我小时候崇拜的哦)领兵击退辽国,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澶渊之盟”。如今,迴銮碑及宋代御井被外围建筑包围保护着,老太太们把大门当作了闲扯家常的所在,问及何时开放时,却答基本不开。呜乎哀哉,可悲可怜啊。只得在此拍张大门照作为到此一游的见证。
  
    走人,驱车赶到老城中心后开始了步行。四牌楼在老城区老街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四角攒尖的方亭式建筑,在牌楼四周均有大字嵌在其中:颛顼遗都,澶渊旧郡;河朔保障,北门锁钥。前八字体现了老城的沧桑,后八字表达了老城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担当北宋汴京的北部拱卫)。
    
    老街真是老街,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式。与印象中八十年代初期苏州的小街区有些像。杂货店、菜场、老宅散落在街上,年老的三五个聚在一起,扯着东家又论着西家。无忧的孩子象受了惊的麻雀,一伙伙地在小小窄窄的石板街上奔来跑去。不时传来杂货铺老板的笑骂声,还有被父母逮住后挨揍时嚎啕声。举着相机拍着老宅的砖雕,却招来了阵阵疑惑的眼神,引发了老人们的窃窃私语。我明白在这条小街上,我会成为接下来几个小时中老人们猜测谈论的焦点。市井生活,悠闲惬意。
  
    坐落于濮阳城内北大街的八都坊又叫澶渊名阀坊,始建于明朝神宗年间。由当时濮阳籍的八位在朝官员共同出资修建。原来的八都坊已经在文革中被破四旧破掉了,仅遗留底座。现今的八都坊是1992年靠政府拨款和民间集资修建的。坊为青石制成,三间三楼。柱身有抱鼓石相夹,抱鼓石上有小石狮子。坊顶斗拱、蚳吻、宝瓶兽一应俱全。相传,该坊以前还有两个附属设施:下马石。即便皇帝到此都要下马下辇呢。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同程旅游网 2007-04-23 作者:尖兵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