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濮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法家鼻祖李悝为变法探路(2)

2013/11/21 9:59:09 点击数: 【字体:


  为使上地郡军民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魏军由于射技精良而大败秦军。由于他这样的鼓励政策,当地人演习骑射技术风靡一时。其实,这是李悝面对“军事压倒一切”的任务,用利益引导人们学习军事技术的为政之道。他的奇异策略,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史料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做出很大贡献。

  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汉班固注解说“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李悝在魏文侯时大约任相10年,主持变法。

  李悝的著作录于《汉书·艺文志》者有法家类《李子》三十二篇,儒家类《李克》七篇;兵权谋家《李子》十篇也可能是李悝所作。李悝的思想和治术都属于法家范畴,故其大多数作品被列为“法家”之首。李悝的改革措施由于著作不存已不可全知,见于他书记载的只有关于经济和刑法两方面的措施。由于他和子夏学派有一定的关系,他的有些作品不免带有几分儒家色彩。

  笑傲群雄 变法祖师

  说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变法,在战国早期,是当时中国各诸侯国中的“时尚”,几乎所有强大的诸侯国,都采取了各种变法的措施。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包括魏国和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但各类变法运动中,真正具有开天辟地意义,并成为之后战国诸侯变法“范本”的,却是最早的魏国李悝变法。

  李悝生活的年代正是战国初期,奴隶制走向消亡,封建经济已

  经占据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由于新建立的封建政权面对着奴隶主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为了巩固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复辟势力,确保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战国初期各个国家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作为从晋国分离出来的魏国,立国初期的运气很不好。魏国的国土,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基本都位于中原的腹地,分到这样的领土,在战国群雄并起的局面下,地利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魏国的东面是齐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赵国,夹在中间的魏国,可以说是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这样的局面下,要生存下来,环境是非常艰难的。

  李悝的变法主张,一是提出“尽地力”的“重农政策”。要求尽可能地开垦荒地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调动人民种田的积极性。李悝把国家掌握的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转为自耕农,而国家也得到什一之税(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史记》指出李悝提到过“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之至”。这就是说,谷物的耕植须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有的作物如受自然灾害,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获时要如防备寇盗那样快,以免作物遭受损失。

  二是实行“平籴法”。提出一项设置“常平仓”的政策,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制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三是破除旧制,论功行赏。李悝提出必须整顿吏治,他向魏文侯建议:“要剥夺这些无功受禄的所谓淫民的特权。实行有劳才能得食,有功才能得到爵禄,任用真正有才能的人,并对他们的功劳要给以奖赏,这样做才能招来天下贤士为魏国服务。”魏文侯采取了这一建议,把禄位和奖赏赐给对魏国发展有功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魏国大力提拔和重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用新的封建官僚制度代替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是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

  四是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这个法律的名字叫《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度下的法律。

  五是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李悝的变法成为当代的潮流,从而形成了一种蝴蝶效应。他的变法思想,几乎被当时各国封建统治者所接受,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随后的楚国吴起变法、秦的商鞅变法,都在发展着李悝的变法实践,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

  选用吴起 攻略西秦

  李悝变法有成之后,建议魏文侯走上扩张之路,他的首选目标就是西边的秦国。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前419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筑城,建造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西进过程中,遭遇了秦军的有力抵御。这时,李悝和大夫翟璜向魏文侯推荐了被后世称做与孙武齐名的超级军事家吴起,吴起被任命为魏军攻击秦国的主将。魏文侯三十三年(公元前413年),吴起率领魏军在西河战场战胜秦军,冲破秦军西河防线。随后,吴起直扑秦国进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郑(陕西华县),秦国举国震惊。随后,吴起指挥渡河的魏军陆续占领了王城(今陕西大荔)、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等城。吴起向北还夺取了戎狄少数民族的大片土地,魏文侯在此设置了上郡(今陕西境内洛河以东,黄河以北,子长以南)。魏国又占领了陕(今河南三门峡西),控制了西方与中原交通的黄金通道。自此,魏国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此后吴起因害怕魏武侯降罪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导演了历史上的吴起变法。)

  择善而举 不避亲疏

  李悝要退休的时候,魏文侯在候选人翟璜和魏成子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选谁任丞相为好,因此他向李悝征求意见。

  魏文侯对李悝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丞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

  李悝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李悝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见他亲近哪些人,富有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有这五条足能决定谁当宰相了,何需依靠我李悝呢!”文侯说:“先生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经决定了。”

  随后李悝来到翟璜家中拜访。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去选择宰相,结果是谁当宰相呢?”李悝说:“魏成子当宰相了。”翟璜气得变了脸色,他说:“就凭耳目的所见所闻,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将是我推荐的。君主对内地最忧虑的是邺郡,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计划要攻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灭后,派不出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李悝说:“您向您的君主推荐我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来谋求做大官吗?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在外边,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聘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奉为老师。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主都任他们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翟璜迟疑徘徊后拜两拜说:“我翟璜是浅薄的人,说话很不得当,我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创制《法经》 首推“法治”

  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和“法治”是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政治体制和统治方法的对立。战国初期,进一步实行法制,巩固封建政权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推行“法治”,李悝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在各国的立法经验,编了一部《法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法经》早已失传,《晋书·刑法志》、《唐律疏议》、明代《七国考》保存了其篇目和部分内容。从这些资料来看,《法经》是由李悝起草或编纂的一部法典,历代封建统治者将其视为首创,作为立法的样板,故称《法经》。

  《法经》有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法是关于处理盗窃抢劫财物的条文;贼法是关于毁法叛乱,行凶杀人的条文;囚法是关于关押盗和贼的条文;捕法是关于捉盗和贼的条文;杂法包括淫禁、城禁等七项内容;具法是根据情况加重或减轻刑罚的条文。

  李悝制定《法经》,是为确保政策法令的贯彻和思想的统一,贯穿了早期法家的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制原则;具体了任意杀人是犯法的,要治罪处刑,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杀害奴隶的暴行;体现了“重刑轻罪”的精神,呈现了“重典治民”的观点。以至于商鞅、韩非子继承了他的衣钵,进一步发展成“刑以上刑”的理论。蓝景生 杨正武 石新鹏【原标题:法家鼻祖李悝为变法探路】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