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造就传奇。一个紫砂壶可以拍出一千万天价,一幅只有两个字的名人书法可以卖到300万……艺术品投资,在近几年的资本市场上,占据着不可估量的位置。书画收藏市场升温,让造假技术也升级换代。巨大的利益让这个市场不断膨胀,更有一些家族,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在这个晦暗不明的行当里营生。这是一场“疯狂的盛宴”,背后可见到的则是资本之间的“角力”。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一个波谲云诡、黑幕重重的“书画江湖”渐渐明晰。
在投资领域中,字画无疑是最有行情,增值最快的品类之一。资本的注入使字画价格日益高涨,更使一大批制假贩假的人短期暴富。在这场收藏热潮中,有多少人的血汗钱成了假字画的殉葬品?又有哪些人在这个游戏中闷声发财?青岛的字画市场深浅几何?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位青岛藏家、画家,探一探这字画里的“水”到底有多深。
“放眼望去,有多少真迹?”
3月1日中午,昌乐路文化市场,作为青岛古董、字画、杂项等各种收藏品的集散地,吸引了大量买家来这里淘宝。
家住市南区的段磊近两年开始涉猎字画收藏,提起买字画,他用“步步惊心”来形容。35岁的他,是某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家中小有积蓄,但此前都用于股市和房产的投资。在朋友的带动下,曾经主修古代文学的他也开始“搜罗”字画了。“朋友圈里,总有一些在前几年成功捡漏的人,不管是古玩还是字画。可是我现在的感觉是,别说是捡漏,不上当都是好的。放眼望去,有多少真迹?”段磊叹气说,真迹数量有限,尤其是“老东西”,一般人是玩不起的。
有一次段磊看中了一幅青岛本地著名画家的山水画,3000元起拍,两个朋友看了都觉得没问题,可是他回家后查阅此画家的其他真迹图,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张画有问题。“虽然已经在拍卖行交了定金,但最终还是没去拿画,赔定金总比赔全额要好吧。”段磊说。
“靠眼力吃饭,谁也别赖”
在文化市场逛了几个小时,记者有些沮丧。很多买家都说自己上了当,买回来的字画被专家鉴定为赝品,但自己却说不出道道。而多数画廊的老板,都对假字画这个词很敏感,根本经不起追问。“你想了解什么?这个市场就是靠眼力吃饭的,谁也赖不着。有高仿字画很正常。”一位画廊老板轻描淡写地说。
其实,古董造假 、字画仿冒,古已有之。东晋时,康昕仿冒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连他儿子王献之也辨认不出来;宋徽宗喜欢造假 ,仿制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兵器,摆在宫廷里,乐此不疲。也难怪,高仿字画的出现在这些画廊老板眼里如此正常。
的确,所谓靠眼吃饭的艺术品投资造就了很多人 。据业内人士透露,岛城某画廊老板当年就倒卖过假画,把一些高仿品卖给不识货的有钱人,从中赚取分成,由此发家。从业两三年,不仅买了房,还开上了奔驰车。“完成了资本积累,人家有钱了,就不玩假的了。至于现在他的画廊还有没有假货,我就不好说了。”爆料人称。
青岛藏家经历
书画收藏躲不掉的“学费”
文化市场的画廊,实在问不出东西,记者四处打听,终于在圈内人的引荐下找到了几位字画藏家,其中一位便是岛城知名画家袁谦本。
“我这有一大堆假字画”
3月2日,记者电话相约时,谨慎地问道:“袁老师,您那边有没有假字画?”没想到,他大笑道:“你可算找对人了,我这有一大堆,身边的"傻帽"还有好几个呢!”这着实让人出乎意料,一般人买到假画恨不得自己捂着别让人知道,袁谦本怎么这么坦然?3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袁谦本位于海边的工作室,一坐下,他便开门见山:“进哪一个行都要交学费,书画收藏尤其是这样。想在收藏界有长进,学费是躲不掉的。”
袁谦本点燃一支烟,似乎陷入了回忆中。“1996年,那时候我刚过30岁,手里有点儿闲钱,也觉得自己有10多年的书画创作经验,可以捡漏。于是就跟着几个伙计一起跑拍卖会,入了迷一样。”他说,那个年代山东最大的两家拍卖行就是烟台拍卖行和山东嘉德,因为常年四处跟着他们跑,自己认识了不少圈内人 。而这一帮人 ,没有一个没买过假字画的。
四个编织袋里的伤痛
在工作室隔壁房间的仓库里,躺着四编织袋的假字画。“这是钱买来的教训啊。尽管当时听到某某人打眼,高价拍来的货是赝品,但那时候踌躇满志、刚愎自用,加上过于自信,觉得满眼都是捡漏的好机会。想捡漏,图便宜,所以才会上当。”袁谦本说,几百万的投资,可以说是年轻时收藏界浮沉留下的伤疤。这么多年,被鉴定为赝品的“垃圾”就一直躺在这 。
打开编织袋,稍有书画常识的人,对落款的署名都耳熟能详。王震、张大千、金农、齐白石、何海霞、林则徐......名是真的,但作品却几经鉴定为赝品。“就为了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当时每幅画的拍得价都在两三万元左右。”袁谦本说,与多数初涉书画收藏的人一样,一开始根本想不到自己买的是假画。
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文物鉴赏家史树青来到青岛,答应看一下袁谦本手里的藏品。“史树青当时就被称为国宝级大师,一生鉴定的文物过百万件,越王勾践剑、成吉思汗圣旨金牌就是他发现的。”袁谦本说,在史树青到他工作室之前,他把自己的藏品一一挂到了墙上,画太多,工作间的四面墙壁几无余地。
然而鉴定的结果差点把他击垮。“史老先生在工作室一边看画,一边一连声儿地说"这东西不对那东西不对",当时我都快崩溃了。”袁谦本叹了口气。
充满诡诈的“局中局”
从2001年开始,袁谦本创作的画作开始频频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爱好所至,也没有停下举牌抢货的脚步。但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圈子里的朋友与日俱增,自己对于收藏的感悟也日渐提高,他开始自查自己的藏品。“让一个受赌徒心理左右的藏家承认自己高价买到的东西是赝品,这很折磨人 ,不过必须面对。”袁谦本说。
“我们圈子里的几个朋友,以前参加拍卖会必然带着一位行家,帮着掌眼。”袁谦本说,但多年以后才证实,这位“行家”其实专门贩卖赝品,他在拍卖会展览期间指定我们竞拍的藏品,全是他事前到拍卖公司送拍的。
跟袁谦本在拍卖会上认识的一位老相识,恰巧在工作室喝茶。他对这位“行家”也很有印象:“他到了拍卖会现场,一般不怎么说话,就是暗示我们哪件拍品可以两万拿下,哪件作品可以5万拿下。但这个人很奇怪,自己从来不参与拍卖,多年间出入拍卖会,自己却一件也没买。”他跟袁谦本一样,盲目的信任加上受贪念左右,等回过神来,几十万的资金已经“打了水漂儿”。
圈内故事
竞拍得赝品公司险破产
袁谦本的经历,在他所处的圈子里,仅仅是一个样本。艺术品投资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普通市民耳闻的,更多的或许是“谁谁因为捡漏,拍得一件珍品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但对频频出入拍卖行的藏家来说,拍卖市场每天都在上演“碟中谍”大片,充满诡诈和欺骗。就如业内人士所说,这一行“水太深”,所有新入行的“藏家”都要交不菲的学费。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地富人数量增多,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有实力的私人收藏家不断出现,书画造假产业链也随之盛行。“深圳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板,因为拍卖中拿到赝品,公司一度陷入了破产境地,最后在圈子里朋友的帮助下,用家里仅剩的600万存款,从台湾拍下了三幅古画,公司借此起死回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玮宁说,一幅画卖了1000万,第二幅画卖了两千万,最后一幅画依然收藏在这位老板手里。
进入这个圈子里的人,书画收藏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他们真实的身份,既有书画家、金矿场老板、农产品公司老板、房地产开发商,还有来自政府机构的要员。
圈子里的成员通过参加国内的拍卖会而认识,又在各自举办的私人藏品展中熟识,随后成为朋友。圈子里成员之间既可以在拍卖会中相互“掌眼”,也可以私下达成协议,以免在同一场拍卖会中为同一件藏品互相抬价,增加竞拍的成本。圈子里朋友情谊之坚,即便价值数万元的藏品,无论是唐宋瓷器还是书画名品,都可以拱手相赠。
每一位搞收藏的人都需要具备健康、良好的心态,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要明白投资、暴富 、赚大钱并不是收藏的唯一目的。(完)【原标题:字画市场赝品横行 专职画家买画都会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