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观念更新,各行各业都在弃旧图新。只有一个行业交易的产品依旧求旧求老,年代越久远,越珍贵;存世越稀缺,越金贵。那就是各种品类的收藏。其中,书画收藏是重要的一大项。
传统书画历来有宫廷收藏和民间交易收藏两大渠道。书画创作原本是书家和画家的个人感悟个人抒发的个人对世人发表见地的行为。一经皇家授命,便成了服务
于当朝树碑立传的工具。命题是钦点,情调与趣味也得听凭于主子的好恶。报效的是犬马之劳,享用的却是御用文人的荣耀。这种类乎强制性的收藏方式,虽然是历代收藏书画的主体,却与老百姓理解并能接触到的民间收藏相去甚远。是让人们望而却步的皇圈圈里的交易行为。作品的身价全由主子钦定。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琴棋书画是历代文人的雅兴。也是他们交往交流走动的行为媒介。书画馈赠是不可避免的。在那个交流传播相对闭塞的时代,相互仰慕,彼此馈赠书画,收藏对方书画怕是最平常的事情了。既是馈赠,是友情的留念,就不具备商品交易的含义。我理解这该是书画收藏最原始的本意。直到今天,书画家之间、书画家与亲朋好友之间也依旧保留这种馈赠交往。古往今来,大量书画落款就是很好的佐证。这些落款把馈赠的缘由和背景介绍的相当清楚。
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书画不再是衣食无忧的士大夫阶层独享赏玩、收藏的东西。流入民间,流入市场出现了交易,出现了收藏的群体。书画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和收藏,在丰富活跃了商品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书画创作从内容到形式的繁荣发展。然而,也正是书画的商品化,书画收藏的本意也急速发生了蜕变。它的交易、所有权转移都在受商品化的价格、购销成本、利润的驱动。不再是书画作者关在书斋里的个人随性创作。而是随着市场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最初始的作坊制作,渐而转化成如今的批量仿制。这种批量仿制的是产品,不再是画家的作品。这些仿制的产品对于收藏毫无意义。但是,它们有意作伪,又署了假名,抬价出售,就混淆了视听。它与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没什么区别。
更让人遗憾的是相当一批帮闲的鉴赏家竟是冒牌货,或许读过几本古旧书,通过不正当手段弄个***,招摇过市,蒙人骗钱。按照付费多少,随意出具鉴定证书。把原本很高雅的文化市场搞得鱼龙混杂,乌烟瘴气。
书画收藏,这个商业化的蜕变,最终腐蚀的是人们收藏的终极目的——收藏心理的腐败蜕变。从对作品的欣赏,进而对作者艺术天分的敬仰,倏然蜕变为单一地期待买到手的作品,日后的升值空间有多大。其艺术价值、作品提示给人们文化启迪、唤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等等,被随行就市的价格遮掩的严严实实。于是,就有了一些应景书画家的近期作品的每平尺的行情。这些所谓的“行情”,既哄骗了书画家,也哄骗了收藏者。既腐蚀了书画家,也腐蚀了收藏者。
高雅的收藏本意就这样蜕变了。或者该说被践踏了!
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兢兢业业认真创作的书画家们和广大对祖国文化发展怀揣热望的收藏家们对这样的乱象早已深恶痛绝。已经到了必须严肃治理的时候了。文化市场就应该是文明经营的表率!人们期待着一个健康的交易收藏的市场环境堂皇地回归。(逸 人)【原标题:书画收藏的本意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