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濮阳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濮阳

台前县风俗之禁忌

2013/9/18 11:57:49 点击数: 【字体:


    禁忌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禁忌内容也有发展变化。禁忌不仅与迷信有关,还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客观需要和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等,故直至近代尚于境内广泛流传。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一些迷信色彩较浓的禁忌逐渐被摒除。

    一、居住 建造禁忌

    宅基忌选在寺庙、祠堂、坟墓遗址上。宅基地忌南宽北窄,南宽北窄为棺材地;忌南北狭东西长,本地有“当院横着长,必死少年郎”之说。房院忌正冲道路,忌南高北低。建房忌用桑、楝木,因“桑”与“丧”、“楝”与“殓”谐音。家院种植,“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鬼拍手”为杨树。打扫室内地面时,忌用扫院子的大竹扫帚,俗以为“丧气”。迁居忌见外人,大多夜间搬迁。打井、建新坟忌妇女到场。夯宅基忌不喊硪号,忌曰:“打夯不喊号,下辈子出哑巴”。

    二、性别 辈份禁忌

    除小儿外,男女忌将肉体裸露人前,俗语:“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相传月神为女,灶神为男。男人忌穿女人衣,忌与女人斗。古有“男女不同席”、“男女授受不亲”之说。

    近族中,晚辈取名,不得与长辈重字、同音。晚辈对长辈,忌直呼其名,一般以辈份称谓代替名字;忌拍肩、摸头。男子与弟媳和侄媳、孙媳等晚辈女子之间,忌相戏谑。

    三、社交 待客禁忌

    为避嫌疑,古有“寡妇门前是非多”、“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贫不串亲,富不串邻”、“贤不荐医,智不荐药”等禁忌。做客忌东张西望、乱翻乱找。忌赠人刀、剪,避“一刀两断”之嫌。本地人喜称“二哥”,忌称“大哥”,这与武松和武大郎的传说有关。

    客人未走前忌扫地,以避“逐客”之嫌。酒饭桌上,忌茶壶嘴、酒壶嘴及筷子尖端对着客人。客人未吃饱饭,忌主人先撂筷。宴席忌上8个碗,本地有“狗上桌子八大碗”之说,因“八”与“扒”、“大”与“打”谐音。猜拳忌中、食指双出,意为抠眼珠子。

    四、岁时禁忌

    闰月年忌盖堂屋,无春年(又称滑年)忌结婚。闰月忌做棉被,忌曰:“闰月不套被,套被自个睡”。九月不糊窗户,俗云:“九月糊窗户,犯九女星”,只生女,不生男。立秋日忌洗澡,冬至日忌不吃水饺。每月初一、十五忌洗衣及串亲。正月初十,俗称“石头生日”,忌动用磨、碾、捶布石。二月二为“龙抬头日”,忌动刀剪、针线,以免“伤龙目”、“戳龙眼”。

    除夕夜封刀,掩藏剪、斧、杖、笤帚之类器具,以避“破”、“凶”。大年初一忌扫地、倒垃圾、汲井水、借取东西,忌动剪刀、针线,忌哭啼、吵架,忌吃药看病,忌说不吉利话,太阳未出前忌倒洗脸盆、便盆、入厕。大年三十及初一死了人忌声张,而谎称年初二辞世。春节期间,忌打碎器物,蒸馍、包水饺忌数数。饮食、取物等忌说“完”、“了”、“没”等字眼。

    五、婚姻禁忌

    订婚忌生肖不合,忌曰:“鸡猴不到头”、“白马怕青牛”、“金鸡见犬泪交流”、“龙虎相斗,必有一伤”等。新婚做被褥和娶送新娘,忌用孕妇、寡妇和儿女不全者。结婚时铺床用豆秸或秆草(谷秸),忌用其它柴草,俗曰:“铺秆草,生个小;铺豆秸,抱秀才”。洞房花烛夜点燃的灯烛忌吹灭,要一夜长明。新婚之夜忌无人听房,说是“人不听,鬼听”,故无人听房时,公婆将一扫帚上披件衣服竖置洞房窗下,以示有人听。结婚不过一月的两个新娘子忌见面,若不得已相见,要隔罗相拜。

    六、生老病死禁忌

    孕妇忌在娘家、别人家分娩,产后未满月忌串门。新生儿百日内忌剃胎发,幼儿忌打头、脸。除医生和家人外,下午及每月初一、十五忌看病人,见病人忌说“死”及其它不吉利的话。提药、穿孝、拿火纸者忌串门、走亲戚。药锅只借不送,送则盖朝上翻,撒点盐,放在物主大门外。婴幼儿死亡忌埋葬或扔到坑里,未婚者和已婚青壮年男子死亡忌入祖坟。做寿衣忌用缎子料,因“缎子”谐音“断子”。忌眼泪落在棺材上,陪祭人忌触碰棺木。出丧时,棺木忌碰触门框。发丧后,当天打扫房屋,否则3天后打扫。父母去世,儿子百日不剃头。3年服孝期间忌贴红春联(可贴蓝春联),忌穿红装、彩服。孕妇一般忌参加丧礼。

    七、年龄禁忌

    45岁称“四十半”,因后晋石敬瑭45岁当了儿皇帝,不雅;又因包公45岁陈州放粮中途遇盗,不吉。73岁、84岁多说或少说1岁,因孔子、孟子分别死于73岁和84岁,俗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人们称这两个年龄为“损头年”。百岁以上皆称99岁,忌称百岁,因百岁暗指寿限之极,如“百年之后”,即死了之后。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