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村的传说
2013/7/24 9:45:5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元代,会通河傍沙湾村西境而过。至明代,漕运兴隆,日过客、货船百余只。沙湾人靠驶船为生,北至京津,南达苏杭,运输江米,大枣、桐油、竹器、丝绸等,家家生活殷实,户户安居乐业。村民沿运河东堤筑房,南北长达二里。
明代成化年间,江南有一胡姓风水先生乘船北上,被沙湾一带美丽的风景所吸引,遂弃舟登岸。他站在石坝上,北望金堤蜿蜒,东瞻群峰连绵,南观黄河浪滚,西览运河潺潺,如临仙境。但见沙湾村黄墙绿树,形若游龙,不由得迈开大步,进村访视。
村南头感应庙似龙首,殿高三丈,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山门洞开若龙口,直朝黄河,似在吸水纳气。感应庙后,一东一西两眼古井,光滑溜圆,深不可测,恰如一双龙晴。村中部微凹似龙身,民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村北头树木葱郁,似龙尾微翘。胡风水看罢村貌,不由得拍手叫绝:沙湾村,龙脉宝地也,定出皇帝!但一转念,这北方出了皇帝,我大江南岂不光出大米?遂将牙一咬、脚一跺,暗道:此地龙脉,我非破它不可!
胡风水来到村北头一户人家,见一位老汉在院子里编筐,便上前装讨水喝,并问道:“大哥贵姓?”老汉边倒茶边回答:“免贵姓陈。”胡风水眼珠一转,笑道:“大哥,敝人也姓陈。家在江南,有事去京城,见此地好风光,故登岸游赏。”老汉一听远方客人也姓陈,高兴的又是搬板凳又是端茶。胡风水边喝茶边问:“大哥,咱村还有姓啥的人家?”老汉道:“村中间住着姓崔的,衙门口老崔家是坐地户,其他几户姓崔的是从山西洪桐县迁来的。崔姓略后住着姓王的。俺陈姓两户迁来最晚,所以住在村子最北头。”胡风沙暗道:“幸亏陈姓压住龙尾,这条龙左摇右摆,但不得前进一步。若王姓住龙头,则威风凛凛;陈姓住龙身,以保平衡;崔姓居龙尾,催促前进。此龙乃呈腾飞之势,出皇帝指日可待。今若破此风水,易如反掌。只要有一户姓姓陈的般到村南头,此地则变成一条头不能抬、尾不能摆的困龙。沙湾村别说出皇帝,七品县令也难出。
胡风水喝足茶放下碗,又问道:“大哥,村南头感应庙后那块空地,为何没人家住?”老汉道:“都说离庙近了不吉利。”胡风水一拍大腿,道:“嗨,咱村与其他村不同,是风水宝地。感应庙是龙头,靠近它不光吉利,还能福荫后世。”“莫非能出个八品、九品的官?”“大哥此言差矣,能出皇帝。”“真的?”“真的!我乃江南风水仙,进庄一眼望断,没错!住在感应庙后,沾龙首之灵气。东西有二井,可谓左右逢源。真龙天子,必生此地。此乃天机,不可泄露。我看在咱同姓兄弟份上,略指点一二。”胡风水说罢,告辞而去。
不久,陈老汉家在感应庙后购地建房。乔迁之日,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是日夜半,有人敲感应庙大门,道长持烛去开。但见门外立着一个身穿杏黄褂、头扎羊角辫的小男孩,约摸五、六岁。道长问:“你是谁家的孩子?有何事?”小男孩扑通跪在地上,哭道:“我是龙家的孩子,姓陈的压得我头疼欲裂,请道长相救。”方圆几十里哪有姓龙的,道长觉得此事有点蹊跷。于是道:“孩子请起,贫道怎样才能救你?”“请你劝姓陈的搬走。”小男孩哀求说。道长有些难为情,但又不忍心伤小男孩的心,于是说:“他家刚盖好新屋搬进来,再搬出恐怕不易,但我会尽力而为的。
这时,庙里的老炊工听到动静也起来了,他大声问:”苏道长,您开门有事么?”话刚落音,小男孩则双手抱头,遍地乱滚,大叫道:“哎哟,我的头被压酥了。”道长慌忙去拉他,不料小男孩被地打了个滚,变成一条小金龙,头上鲜血淋漓。小金龙挣扎着起身,朝村西运河飞去。道长拾起那件落在地上的杏黄褂子,霎时小褂变成一片带着鲜血的金鳞,他手一哆嗦,金鳞掉在地上。道长长叹一声,关上庙门。
话说到了崇祯末年,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京城大乱。有天夜里,从皇宫里逃出一个八、九岁的小皇子,背着个包袱,偷上了运粮船。船至沙湾靠岸停泊,驶船的崔老汉才发现船尾竹篓里藏着个小男孩,于是将他领到家中。此前,明景泰年间,左佥都御史徐有贞率河防营治理沙湾运河决口,于老崔家宅基上建“衙门”,后来人们称他家为衙门口老崔家。老崔家人丁不旺,世代单传。传至崔老汉这一代,却膝下无子。如今天上掉下来个小皇子,老崔家夫妇又惊又喜,冒着生命危险将其收留。
不几日,噩耗随一运粮船传来,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小皇子的母亲也自缢身亡。小皇子抱着他带来的那个包袱,直哭得双目滴血。母亲送他出逃时说:“儿啊,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日再重逢,包袱里是你父皇的一件旧龙袍,日后你可带此来京城认父母。”如今父皇、母后双双殉难,再相逢唯有梦里,小皇子怎不悲痛欲绝。老崔家夫妇对他百般劝慰,疼爱尤加。
清朝建立后,首先追杀明廷遗老遗少,以绝后患。此举激起了许多人的愤怒。明末下级军官、寿张人丁维岳打听到了小皇子的下落后,曾亲临衙门口老崔家,说欲反清复明,拥小皇子为帝。丁维岳率领反清义军攻克阳谷、寿张、张秋三城,遭兖州知府陈全国率部阻击,遂转攻泰安、堂邑、开州等地。后来复攻阳谷,驻把炉里村,被官兵夜围,丁维岳血战而死。人们说,他犯了地名,丁入炉中,焉能不亡?闻说丁维岳起义失败,老崔家连夜将小皇子转移到东山套里亲戚家。
清廷鹰犬探得小皇子流落到沙湾村的消息。派官兵挨家挨户搜查,村民们遭恐吓、毒打,皆说不知道。若官府搜出龙袍,不光老崔家性命难保,全村人也难免一场劫难。夜深人静,老崔家将包龙袍的包袱坠上石头,沉感应庙后西井里。后来,官兵追查渐松,老崔家方从亲戚家将小皇子接回来。从此,小皇子改朱姓为崔,呼老崔家夫妇为爹娘,三口人相依为命。
自龙袍沉井后,每年清明节、十月一日夜里,老崔家夫妇便带着小皇子去西井前祭拜一番。后来,小皇子娶妻生子,他的子孙又继续去祭拜西井。仁宗嘉庆年间,黄河决封丘,注范县、寿张,水抵沙湾,西井被淤没。一九六一年,北京考古学家曾来沙湾村考察西井,惜井址被村民宅基占压。
沙湾村曾为龙脉宝地,被江南蛮子所破坏,至今虽未出一个芝麻粒大的县官,但却留下这个美丽的传说。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