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传说深邃的人文精神
当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方兴未艾,在这种语境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多元共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虚无主义和西化的思潮,对当今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产生了激烈的冲击。而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通过仓颉造字传说的研究,彰显民族精神文化的特色,可达到高扬人文精神的目的。
“人文”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象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后汉书》)有学者认为,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各种形式。也有学者指出,人文是指与自然天象相对的文明或文化;是指与自然事物相对的人事人理。还有学者指出,“人文精神是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这种大智慧,是文明社会人的理性精神。”
中国古代的“人文”主要是指区别人与动物的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文饰、美饰等精神价值及其存在形式。到了近代,广泛的泛指“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
中国古代有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文化和人文意识。这种文化现象在仓颉造字的众多传说中也有生动的体现。人们虽然不能复制传统的人文精神,但人们在构建现当代人文精神之时,是不能扬弃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对于人文精神的寻思、反思和传承、弘扬,是一个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精神文化的过程,其任务是庄严的,也是艰巨的。
史前期的原始社会,初民的审美意识和活动主要表现在先民的人体、生物、图腾和神话之中。审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重要的活动内容,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项既平常又永恒的追求,人类的生活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而且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之中,是不断的从自发与不自觉中走向自觉。人们总是按照自身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这种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因此,审美只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存在,审美意识和观念也只存在于人类的审美活动之中。所以说,研究审美的学问是“关于人的科学”,是一门充满着人文精神的学科。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本性和人的自主意识的,也可以说是人生态度。文化审美对人来说是表现人自身的生命需要,是一种发展的自然需要,是一种从生命表现中获得享受的需要。
人们的审美不可能永远静止地停留在起源状态,它会伴随社会生活的扩展而延伸,并把审美的触角延展到广阔的空间。我国《易·系辞》中说:“古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之谓“类万物之情”,从审美意识观照,这也是历史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人们从仓颉造字看到的是生生之美的无限美感。所以他的造字伟业,“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也生生不息地传袭至今,并与科技同步,与文明同行,不断地丰富与完备,“充实而有光辉”,达到了尽美尽善,至臻至美。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它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渗透在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之中,并形成了社会的风俗、习俗和民俗。这种精神,也蕴含在丰富多彩的仓颉造字传说之中。
我们以科学的文化观研究仓颉造字传说,可以启迪和昭示人们关注和重视人的价值、道德、信念等等,有益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克服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种种消极现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性的文化,我国古代文化,其性质可以称之为“人文的”文化。研究仓颉传说,是对我国优秀民俗与风俗、是对优秀传统的一种认可和认同,也是找回了民族的回家之路。
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审美仓颉造字活动的神话传说,可以帮助人们熟知审美活动的规律,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和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可以帮助人们按照审美规律从事当今的文明文化建设,以实现人们追求美和享受美的理想。
仓颉造字开创了独具一格、独具风采的审美特性和文化特色,从文化视野审美观照它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生动而鲜明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它具有勇于实践、勇于探索、锐意探求的精神;它具有求新求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它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和矢志不渝的追求精神。这些精神有“与自然界须臾难离的关系”,它让人、自然与审美具有了天人合一的紧密的和谐关系。可以说,仓颉创造文字是天道酬勤的“自然的人化”。
审美仓颉造字活动的神话传说,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判断,防止低俗、庸俗与媚俗,提升人们鉴赏和建设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今生态美、社会美、精神美和文化艺术美,均离不开审美知识与理论的指导与支撑;审美仓颉造字活动的神话传说,也是在普及文化美的知识。这对提高人们审美的素养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美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价值和意义
汉字的发明和应用,达古今,传五洲,开辟了中国的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之路。汉字可说是字字熠熠生辉,个个释放光华。研究汉字起源的仓颉造字传说,使我们从民间和民俗的视角,去生动的认识汉字文化创造的美与人文精神美。
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跨越时空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人类从没有语言到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没有文字到文字的产生,又是民族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汉字漫长的演变史、发展史蕴含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文明发展史。汉字的诞生,是我们的祖先由蒙昧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由传说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文化时代。汉字的诞生与发展,同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发展紧密相关。一部汉字字体、书体的演变史,也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中国的汉字如明亮的火炬,把我国的历史照亮。它是明亮我国历史的明灯。
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以文化之力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统一。秦始皇的“书同文”对中国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汉字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伟大的凝聚力,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所决定的。”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中,同文同德,同文同心;兄弟民族多是借用汉字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交际的工具、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彼此学习、借鉴、吸收汉字文化,在发展充实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从这个角度观照汉字,可说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统一。“撼山易,撼字难。”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法国前总统德斯坦1993年访问中国后曾撰文指出:“中国的这种统一,是由语言加固的,不是因地区而异的口语,而是书面语,即,那些在中国都决定一致的著名的汉字。”
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蕴含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汉字的产生与创造,使我们的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汉字的形象表意内容表现了我们民族远祖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也蕴含着我们民族先民的原始世界观。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作为象形文字的古汉字,可说是一幅幅原始生民图。汉字的文化内涵可说博大精深。它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形态。汉字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汉字被学者称为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其意义与价值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一样光辉。
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神奇神妙的丰富想象。汉字是自源文字,是汉文化的根。它作为独特的语素文字,其结构既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汉族的文化特征,也表现了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如,许多汉字的结构,生动地表现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有些汉字字形的演变,表达了汉字与相关事物的关系。汉字本体产生了重多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除书法之外,如篆刻、楹联、字谜、隐语、诗词等等,都彰显了汉字丰富的想象特征。
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以文字的形意特征,形成了世界独特的书法艺术。人们评价汉字的特征时常说,汉字的篆书如圈,隶书如蚕,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书画讲求“法无定法”。汉字结构具有美学的建构,汉字的点、横、竖、撇、捺是结构元件,彼此之间的整合,也就产生了和谐美。汉字书法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知,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字体之一。汉字是字形、字音、字义的有机统一体;汉字用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写成的汉字,形成的书法艺术,让汉字大放异彩,成为人类精湛的艺术珍品。
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美,美在它以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化和文明。日本“汉字教育振兴协会”会长石井勋在评价汉字的价值时说,“汉字是一种只需用眼睛能看就能思考的,即使语言不同也能理解其意思的唯一文字。在不久的将来,汉字可能成为全世界的共同文字”。汉字使用的地域极为广阔,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人数多达15亿,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新闻部发起并主办了联合国”语言日”活动。把“中国的语言日”定在每年的4月20日,以纪念汉字始祖仓颉,让世界的人们领略中文的魅力、历史和文化。
通过对汉字历史的文化梳理,及经典文本的诠释,从汉字的字像、字义等多角度阐释汉字蕴寓的历史和文明,可以引发人们对当今汉字的重视。因为,不少的人天天敲击键盘而疏远了汉字,忽视了汉字的书写,淡忘了汉字承载的文明内涵。通过对仓颉造字传说的研讨,传承汉字文化,推广汉字艺术,感受汉字魅力,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展示中国汉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通过研究仓颉造字传说的人文精神,通过对它科学的解读与诠释,深刻认知仓颉传说的厚重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既要研究悠久的文化遗产,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既要面向历史,也要面向未来。让传承与创新交融,让传统与时尚交汇。
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城市的现实;同时还昭示着城市的未来。理解一个城市的精神,重要是看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因为它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之中、文化之中,重视研究仓颉传说的精神文化内涵。研究河南的仓颉造字传说,对城市人文建设和构建和谐家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传承薪火,继往开来。认写汉字,让我们有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大国、文明古国的激情,并洋溢于襟怀,为我们中华民族创造汉字、拥有汉字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今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变得年轻,张扬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文化力;让人们认知汉字历史,不忘汉字历史,从今天走向未来;让汉字更好地传承民族的人文精神,使之前程锦绣,光耀明天。
高天星简介:
高天星:郑州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民俗专家,原任《大学文科园地》杂志社主编、郑州大学民俗文化所所长。现仍任河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文化史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河南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郑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出版的主要论著有:《现代写作学》、《诗歌艺术学》、《老年文化学》、《中国民俗文化学》、《中国节日民俗文化》、《黄帝文化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邵原创世神话群》、《许由的传说》、《嵩山民俗摸摸会》等二十余部,论文百余篇。有的论著曾荣获国家、省市金奖、一等奖和优秀奖。并荣获“中华优秀作家”、“中华当代文化名人”、中国首批“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