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驻马店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驻马店

棠溪铸剑之乡话宝剑

2014/12/16 9:45:04 点击数: 【字体:

棠溪铸剑之乡话宝剑

高庆民

    锻打、磨削、抛光、雕刻三百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是两千年前中国制剑工艺的再现;剑身、剑柄、剑鞘、剑盒、剑架组成的棠溪宝剑已成为中华民族尊严威武的气韵所在。“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最近在河南西平的隆重举行,也是笔者有幸访了中华第一剑——棠溪宝剑之乡。

  棠溪剑始传自《史记》

  走进棠溪宝剑的挖掘研制者高庆民的办公室,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棠溪宝剑”四个书法大字。提起棠溪宝剑,高庆民滔滔不绝,棠溪宝剑《史记》中曾有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吴越春秋》记载:”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他告诉笔者,西平棠溪春秋属楚,战国属韩,是当时冶铁铸剑的胜地军工基地,距今已经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先人们在这 里开创了中国的铁器文明,辉煌了中国的宝剑文化。

  高庆民说,西平县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归韩。县西有古柏城,属柏皇氏原封地。周边有九女山、蜘蛛山、跑马岭。山下有棠溪湖、棠溪河,山上有棠溪源。棠溪流域是战国至晋代的重要冶铁基地,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冶铁遗址区。自秦至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上千年,历代中央政府均在西平设置铁官,督办兵器制造。元和十二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自此,棠溪宝剑从历史上消失。

  棠溪冶铁遗址位于西平县酒店乡酒店村南五百米的棠溪湖两岸,南系龙泉河,北接棠溪河。在冶铁遗址南部有冶铁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两次来西平考察。一九五九年,文物专家张静安前来考察,最早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冶铁炉。冶铁炉为椭圆形,直径零点八米左右,深一米多,冶铁炉壁呈现有焦煳色的烈火烧烤痕迹。这一重要发现,揭开了人们认识古代冶铁铸剑历史新的一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焊接历史 重铸天下第一剑

  春秋时楚王听说棠溪有龙泉,淬火加钢能锻世上利器,便派人铸造了一把最锋利的宝剑。

  楚王当年的那把削铁如泥的天下第一宝剑,如今下落怎样无从考证。但高庆民及其父亲历经半个世纪之潜心研制,已使失传二千余年的战国棠溪古剑重现人间。

  高庆民出生在棠溪河畔的一个铁匠世家,受父辈影响,自幼就在熊熊炉火前帮助父亲抡锤子、掌钳子。而历史上冶铁先师欧冶子、干将在棠溪冶铁铸剑的故事也早早地印在了高庆民的脑海里,他从小就萌发了让沉睡千年的棠溪古剑重放异彩的强烈愿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高庆民的父亲高西坤在西平创办了一家铁加工厂,他苦心钻研打造宝剑技术,虽穷困潦倒,仍痴心不改。也许上苍被这位年轻人的执著所打动,当时有农民在耕地时挖出一节棠溪剑梢部分残遗。高庆民得知后喜出望外,他通过文物管理所的同志将此剑借过来认真化验、分析、查成色,探求古剑铸造的秘密,又费尽周折找来杜牧的《考工记》和《管子》、《地数》等有关棠溪剑的史料。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到底试过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一九八七年六月的一个夜晚,高庆民终于揭开了棠溪剑在铸造技艺中的神秘面纱,父子俩相拥而泣,数十年的刻苦研制换来了棠溪宝剑的重生。

  棠溪剑历经两千多年后横空出世,立刻引起了冶金界的广泛关注。一九八九年,国内冶金史学研讨会在西平召开,中国冶金史专家韩汝芬教授为此发出惊呼:莫邪干将,世有传人。二000年八月和二00一年十月,棠溪剑两次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权威专家鉴定为“中华第一剑”。二000年十月三十一日,“中华第一剑”000一号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棠溪中华第一剑承袭了棠溪地域特色和特殊生产工艺,具备了“强、韧、硬、弹”四大特点,光鉴寒霜,灵气逼人。重剑砍铁断玉不留钝痕,轻剑弯曲九十度回弹复原,饰件严格依照古代铜锡合金技术的工艺配方,又运用精密铸造作处理技术,质地精良,图形逼真。其龙泉、棠棣花、龙凤麒麟等图案的运用,更透出神秘深厚的棠溪文化。

  传统工艺加现代理念共铸棠溪剑

  在高庆民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一制剑车间,高庆民告诉笔者,棠溪宝剑除了毛坯是机器锻打,粗磨、细磨、抛光是半机械化,剑条渗铜、錾图、剑鞘的加工、雕刻等全部是手工操作。只见一个壮汉把一只只烧红的剑坯放在铁砧上一遍遍地锤击,钢花伴着汗水上下飞舞,使人想起“千锤百炼”成语的由来;另一边,师傅们又将预热的剑身一遍遍地插进水中淬火,回火,使剑身由脆变柔,坚韧而锋利。据了解,一把宝剑从锻坯到进入成品库,需要三百多道严格的工序。

  随后,笔者来到棠溪宝剑展销部。在不大的宝剑陈列室里,数十个品种的棠溪宝剑古香古色。展台上依次阵列着盒式、架式的中华第一剑、玉具剑、青冥剑、大雕重型、轻型压铸剑和新研制开发的和平剑、福寿剑、成功剑。其中最引要注目的是中华和平剑,它沿用了“化剑为犁”的传说,剑架与剑构成一把耕犁的形状,剑架两端的支架一造型为花瓶,与“和平”谐音,花瓶上雕有国花牡丹;另一支架刻有华表,华表上是地球和口衔橄榄枝的和平鸽,寓意世界和平。底座上刻有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日期,警示人们牢记战争给人类造成的毁灭性灾难。

  在这个展室里,笔者真是大开了眼界。高庆民拿起中华第一剑对笔者说,中华第一剑绝对名副其实,这上面每一个画面都有一定的涵义,可以说,都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剑条上錾的北斗七星图,意为七星宝剑;剑鞘上大护手上饰有饕餮兽面,给人一种神秘和威武感,寓义匡正避邪;大腰箍饰有抽象的龙,两个小腰箍上饰有棠棣花,就是说这是棠溪宝剑;小护手饰有夔龙,小包头上饰有凤,意思是龙头凤尾。凤寓义祈福致祥,这个棠棣木剑鞘上刻的是 先人采矿、运矿、冶铁、干将、莫邪、铸剑和冶炉城画面,表现的是渊源流长的棠溪文化,剑把上镶着二百八十颗名贵的天然蓝宝石和大护手兽面上的四颗红宝石,寓义尊贵。

  高庆民说,中华第一剑负载着厚的文化底蕴,他指着剑架剑条说,这个剑架是镂空的四个紫檀木兽面,每两个组合为一个支架,这个紫檀木剑盒的平面和四立面雕有五十六条夔龙,象征五十六个民族,两个支架可以左右滑动的轨道,以使剑架起适当的部位静止,起到均衡地支撑上面宝剑的作用。

  如今,棠溪宝剑早已扬名海外,也对高庆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告诉笔者,棠溪剑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宝,许多制作工艺都是采用精密的铸造程序和精细的手工技艺,棠溪剑原有的品质与文化若稍有间失,那我将无颜面对“棠溪”这个品牌,更对不起棠溪剑千年的历史。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0-01-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