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徐正华不幸病故。她63岁的姐姐袁大妮和小妹袁素华伸出援手,携同袁素英照顾弃婴。擦干眼泪,她更加坚定了收养弃婴的决心。
袁大妮从妹夫病逝至今,再也没有离开弃婴一步,为孩子热奶喂水,换尿不湿,并动员嫁在郑州的女儿将左邻右舍孩子不穿的衣服都邮寄回来。
今年47岁的小妹袁素华不甘落后,辞去在深圳的白领工作,每次去照看弃婴从不空手,自费买来水果和奶水,同时购买了电脑和照相机,为每个弃婴建立了电子成长记录库。远在江苏太昌的朋友听说袁素华收养弃婴,感动之余,为她免费送来了儿童车。
为了给才10个月的弃婴袁苗治疗双侧唇腭裂,去年12月24日,三姐妹商定,由袁素英留守照顾孩子,大姐和小妹只身到南阳口腔医院为小袁苗补唇。在南阳的半个月时间里,姐妹俩没脱衣服更没睡过囫囵觉,前后花去3000多元。
对于袁素英的举动,有些人不理解,“你现在就一个人了,那么辛苦,图啥呢?”袁素英笑着说:“什么也不图,就图孩子们有个温暖的家,做点好事比什么都强”。她最大愿望是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房子,让孩子们享受到温暖和阳光,快乐地成长。
她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家境贫寒,居住在一间仅有20多平方米的狭窄小屋,她10年来含辛茹苦先后收养了66名弃婴,照顾孩子吃穿住用,为孩子治病,俨然象照顾自己的亲生孩子。为供弃婴上学,她卖掉了准备留给儿子的141平方米的房屋……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慈善妈妈”。她就是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镇环卫所年届60岁的环卫工人袁素英。
义无反顾当上“弃婴妈妈”
袁素英原来是正阳县园艺场的职工。1977年园艺场倒闭后,进了当时的正阳县真阳镇清洁队当了一名环卫工人,一干就是32年。如今清洁队早已更名为环卫所,环卫工人也走马灯似地走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她还在坚持扫大街。
2002年,袁素英唯一的孩子徐俊杰当兵复员后不幸身亡,时年49岁的袁素英感觉塌了天。袁素英和丈夫徐正华膝下无儿女,再生育一个不现实,就想到民政部门领养一个孩子。接触几次,发现都是弃婴。看到弃儿们不幸的遭遇和渴求母爱的眼光,她心揪成一团,当即决定亲手来抚养弃婴,让他们健康成长。
2003年冬,经正阳县民政局同意,她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取名“冬至”。和这第一个女儿相处的日子里,她为冬至买来优质奶粉,每天同吃同住,俨然照顾自己亲生女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冬至的面色渐渐红润,体形也胖了,特别活泼。后来冬至的父母幡然醒悟,委托亲戚找上门将孩子抱走。
自那以后,民政部门每次接到弃婴,都会及时安排袁素英老两口带,直到公安局和民政部门给孩子办好手续,被好心人领养。
66个弃婴都是“亲骨肉”
10年来,最多的时候,袁素英每年会照顾10多个弃婴,最小的不足1月,最大的也只5岁左右,多数孩子都有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还有些婴儿生命垂危,非常可怜。
每次从有关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可怜的孩子,他们都马上给孩子洗澡、喂奶。经过他们的精心护理,有的孩子开口就喊出了“爸爸!妈妈!”每当此时他们既激动又自豪。
目前,袁素英和她的“儿女”们蜗居在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低矮小瓦房里,终年不见阳光。房间里唯一值钱的就是和丈夫结婚时买的旧衣柜和一台旧电视,最醒目的那特制的两层加长且放满孩子的木床。这样的家庭条件,使袁素英非常愧疚和纠结。
为此,一旦孩子们康复后,她会多方打听需要领养孩子的家庭,用她的话说,孩子们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她这个当妈的比什么都高兴。 她了解到对方符合领养条件后,就放心地同对方到有关部门办理领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