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爷的石箱子
2013/5/7 14:48:48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盘古山西边有一块大方石,人们都叫它箱子石。相传这块箱子石就是盘古爷的石箱子,他所有的金银财宝、五谷杂粮、山珍海味、各种东西都放在这个石箱子里。
盘古奶上西山去的时候,没有带走这个石箱子,却把石箱子上的钥匙带走了。说也奇怪,虽然没有钥匙,可这个石箱子有三开:一是,盘古爷想要什么东西,它自动开了;二是,他的子孙想要什么东西,它自动开了:三是,正当午时需要晒晒,它自动开了。自从石箱子里掉进了一个恶妇"酸嫂"后,再也不开了,要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得从头说起。
盘古山脚下有个小村子,村里有户人家,老俩口和两个儿子,老汉人称老善,老婆人们尊称善大娘,大儿子叫大山,小儿子叫小山,一家人靠山吃饭,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一天有人找老善给大儿子提亲,说的是西庄一个姑娘,这姑娘小名叫辣子,因为她从小就好闹好骂,个性强,人前背后都叫她小辣子。长成姑娘以后就更有点名气,老实巴脚的庄稼人谁也不敢娶她,怕是这号媳妇使不着。老善虽也早有所闻,但今天转来一想,
有人能来找我提亲就是抬举我,姑娘虽是恶名在外,来以后也许会好的,再说自己这样的人家娶个媳妇也不容易。所以媒人一说,就百依百从,几盅酒一喝算是说成了,约定秋后棉花一下来就成亲。
小辣子过门后,果然是名不虚传,整天没个笑脸,见人横鼻子瞪眼,从没把一家人放在眼里,有理不让人,没理犟三分,动不动大吵大闹。大山一见她就像老鼠见猫一样,怕她十分。对待邻居亲朋尖酸刻薄,半点亏也不吃。所以人家都把她叫"酸嫂"。不知不觉"酸嫂"这个名字算传了出来,方园的人们都知道了。
善大娘把这个媳妇敬上了天,连一句大声的话也不敢在她面前说,做好饭喊媳妇起床,起床后把饭端到跟前,媳妇还瞪着眼说不好吃,没味道。儿子上山或下地,家里活全是善大娘的,整天挑水,做饭,洗衣裳,累得腰弯得像弓一样,骨瘦如柴。不久善大娘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只好老汉和儿子做饭,给媳妇端着吃,"酸嫂"还整天大骂老汉不会做饭,老汉气得直流泪。一天老汉去磨面,儿子上山拾柴,善大娘躺在床上,几天没有喝一口水,渴得实在受不了,对着媳妇叫了一声:" 我的好闺女呀!你行个好,给我端半碗水喝喝吧!”这样一说,只惹得"酸嫂"性起,大吵大闹,只说:“你这个老不死的,想闺女啦,那你就赶快生个闺女,等着叫你闺女来端水喝吧。”
老汉磨面回来,面筐往地上一放,就到床前去看老婆,掀开被子一看,只见她瞪着眼,张着干巴巴的嘴,往身上一摸,全都凉了,老汉一时放声大哭,泪如雨降。善大娘劳累一生,养了儿子,娶了媳妇,落得这个下场。左邻右舍都无不伤心落泪。而媳妇却在里房说:“死了活该,她那箱子,盆子......可该都是我的了。”
善大娘一死,老汉想起老婆就流泪,媳妇见了恶声恶气地说:“哭啥,哭,想她了就跟着去啦嘛......”老汉越想越气,心里越难受,一气之下,跑到树林里上了吊。没出两个月老俩口都死了,酸嫂只好自己磨面做饭吃,照她的说法这算受了大罪,还得养活小叔子小山。从这时起她把小山看成了眼中钉。
小山才十五岁,这孩子为人老实忠厚,勤快肯干,让人喜欢,都说他受善老汉遗传。酸嫂可不这样看,她认为是个包袱,现在养活他将来家产还得给他分一半,太不合算。于是就采取百般老练的办法,想把他逼走。磨面、担水、下地、割草、家里杂活、上山放牛、放牛还得捡柴禾,那一样干不完回来不叫吃饭。小山从来没有穿过鞋,热天没穿过布衫,一条裤子穿几年。到了冬天只有一件没有袖子的小棉袄,晚上睡在稻草堆里。就这样酸嫂对小山说:“我穿哩,住哩都是我娘家赔送哩,与你不相干,你就是光着肚子,冻死冻活,我也犯不着操心,有本事自己弄......。"小山饥一顿,饱一顿,冻得浑身发抖,饿得心里发慌,整天累死累活,回家还得受气,自己真是伤心透了,想到这里跑到放牛坐的石板上放声大哭起来,哭死了也好找爹娘去,也省得小小年纪在人间受罪。
哭了一阵子,睁睛一看,石头掀开了,向里边一看,象个石箱子,里面装有单衣、棉衣、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小山想:这是谁家的东西,我拿点吃的,借件穿的,有人问了说点好话,也不算偷,于是小山就吃了一顿饱饭,穿一件衣裳回家了。
他嫂子一看小山的样子,大为惊奇的问道:“小山,谁家给你的衣裳?”小山说:“不是谁家给的,是我在山上石箱子里拿的,里边的东西可多啦,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酸嫂一听,心想:这是发财机会到了,得赶快去弄回来。想到这里忙对小山说:“兄弟,咱俩一块去看看中不中?”
说罢,小山带着嫂嫂来到了石箱子跟前,往下一看,金银财宝,绞罗绸缎,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酸嫂二话没说,腰一弯就跳下去了,谁知她刚跳下去,石箱盖哗地一声盖上了。这回可把小山给吓坏了,他站起来跑回去找哥哥,大山一听说,慌忙跑来一看,哭了起来。眼哭的出了血,头碰的出了血,手扒的出了血,脚蹬的出了血,最后大山一直哭死了,死了以后,变成了一只小鸟,整天叫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无论如何这石箱也不开了。
以后,小山继承了家业,日子过得很好,后来慢慢富裕起来,家大业大,人口众多,成了这个村里大户人家。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