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营运界,说谢文珍是谁,大家并不知道;但一提到河南的“阿胡子”(上海人称大胡子为“阿胡子”)老谢,几乎尽人皆知。
“‘阿胡子’谁不知道?长相像关公,作风也颇有点‘关老爷’呢:这人仗义得很,说到办到。在这里,你随便问人就可以了解他的了。”
采访老谢之前,我们在港区找当地人了解老谢的情况。没想到,大胡子老谢的名气这么大。
在他不太豪华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大胡子老谢。
这是一个很谦恭很朴素的典型的豫东汉子。说一口很标准的周口话。
说到为什么要来上海,为何要留个大胡子,老谢的解释是:
“1993年,当时粮食部门已经提倡下海,我和爱人一商量,就来到了上海。当时的想法是靠自己的辛苦挣点运费,能养家糊口就可以了。”
“刚来上海的时候,我的胡子有一尺多长,是名副其实的大胡子。我留个大胡子的目的,是想有个让大家一眼能记住的标志,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大家认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河南人!”
“26天磨难”
“阿胡子又来了!”
“随他去吧,反正推也推不走。”
三天了,老谢每天都到上海市虹口区的运管处打扫卫生。开始,运管处的人不让他进,把他推出去。但大胡子仍然坚持每天都来,来了就打扫院子和办公室的卫生,处里的人也很无奈。
原来,上海市运输部门规定:搞营运的必须有当地的营运证和箱运证。由于不知道这个规定,大胡子老谢的车被运输部门暂扣,还要罚款6000元。
这是1993年刚来上海时的事。当时,老谢手里只有不到1000元钱。接到处罚单,老谢犯愁了:
“回家借吧,家乡遥远,况且家里人更穷;上海呢,举目无亲。实在是犯难啊!没有办法,我就只有天天到运管处打扫卫生。我相信我是来为上海做贡献的,他们终究会理解我的。”
——10多年过去了,现在提起来,当着记者的面,老谢仍忍不住泪流满面。
就这样,连续26天,老谢天天到虹口区运输管理处打扫卫生。
“阿胡子,你为什么不接受处罚?你说说你的情况吧。”
到了第24天,运管处的领导实在忍不住,就问老谢。
“受到上海浦东开发宣传的感召,我们夫妇辞去工作来这里搞运输,但不知道上海有这个地方性规定……”
老谢把自己来沪创业并想为浦东开发做贡献的想法和当前的困境给运管处领导谈了之后,运管处的领导非常理解。
结果,一分钱没罚。第26天,老谢把车开回了工地。
从此,运管处的人都知道大胡子老谢了:“河南的阿胡子家庭困难,搞运输不容易。”很多时候,对他网开一面。
“运输绿灯”为他打开
经过26天的磨难后,大胡子老谢明白,要想长期做下去,必须把手续办理齐全,一切都正规化。
他又回到运管处,找到了处长王国营。“怎么才能取得合法的营运资格?”
“只要你的运输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比如至少有了10台以上的车辆,我们就可以考虑给你办理手续。”
“我们河南人在这里不要说10台车,可以组织到上百台的零星车辆。”老谢高兴了,于是,他回去联络搞运输的同行。很快就联合起来了14台车,并注册了公司,报到了运管处。结果老谢大喜过望:仅仅两个小时,就取得了和当地运输企业同等的待遇,——他们从此有了合法的运输企业。
一时间,在上海运输界,尤其山东、安徽等兄弟省市在上海搞运输的个体企业都纷纷称奇:
“河南有个大胡子,不知道有啥关系,刚来几个月,就把营运手续全办了下来。真神!”
“大胡子”成了“品牌”
“大胡子”很快在上海营运界声誉鹊起,“大胡子”成了老谢的“品牌”。
有一次,上海市运管部门在杭州开会,把大的运输企业全叫了过去。会议原定8点半开始,可是到了9点,主持会议的上海运输集团的领导仍说人没有到齐,就是不让开。会务人员迷惑不解:会议室里人都坐满。(原标题:"在沪创业河南人"之八:“阿胡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