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剧是全国稀有地方剧种,因其以河南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发展形成,故名坠剧。郸城坠剧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河南坠子演员吴宗俭、马艳秋等活跃在河南商丘、安徽亳州一带,1956年为支援新建县的文化建设,商丘市曲艺剧社迁到郸城县,改名为郸城县坠剧团。之后,坠剧在郸城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1983年,自编自演的《嫁母》、《包公招亲》被河南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播放。1987年,由于受电影、电视、歌舞冲击,坠剧发展举步维艰,为抢救坠剧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县争斥资购买大量乐器,编排《小包公》、《王华买爹》等一批新的坠剧剧目,使这一濒临灭绝的戏剧奇葩得到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