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在淮阳建都,史学界因而有“八千年看淮阳”的说法。
错过了“荷花节”,却赶上了“七夕夜”。河南淮阳送给我的欣喜,远远大过这点儿小小的遗憾。
在那个美丽的傍晚,我的心醉了好几遍。
车刚刚进县城不久,竟有大片的连天碧水“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水面上烟波浩渺、轻舟荡漾、荷叶田田,三伏天的燥热,就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了。这就是被称为“中原明珠”的淮阳龙湖。
趁着天色,我们一行人乘上古色古香的游船,从湖面上轻轻划过。船舱内的小茶几上,放着刚采的莲蓬,翠生生的绿。剥开一只,雪白的莲子如珍珠般圆润剔透,放入口中,鲜嫩的汁液立刻释放,满口清香。走上船头,远眺残阳燃霞,举头新月高挂。湖中荷花如仙子般凌波绽放,虽然不似“荷花节”时满湖盛开,也仍有不少晚开的“秀”出千姿百态。经过一簇簇芦苇丛时,偶而会看到情侣们乘坐的小船散漫地飘着,鸟儿不时从水面掠过飞向天空,撒下一串串清脆的叫声,与此起彼伏的蛙歌蝉鸣奏出“最美和声”……
此情此景,对于久居都市的人们,恐怕早已是记忆碎片或梦中神往。
很早就知道,淮阳的龙湖有11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倍。由于淮阳县城位于湖中,仅有4关4条路与外相通,龙湖也因此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令人好奇的是,这堪称“内陆奇观”的美丽龙湖是何时形成的呢?据当地人介绍,早在远古时期,淮阳周围一片大泽,便是当今龙湖的前身。
现在的龙湖,由西柳湖、弦歌湖、南坛湖和东湖4块湖区连缀而成。东湖自然风景区至今仍保持着西周时期原始的自然风貌。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它现在的景观与《诗经》里的描述完全一致:“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言?”、“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池”和“陂”都是指这里的东湖。那时候,湖里面就生长着茂密的蒲苇、兰草和荷花,风景非常美丽,年轻的情侣们都爱在这里相聚对歌,谈情说爱。
原来龙湖的浪漫,远非只在今夕。
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了解龙湖的“前世今生”:良好的生态吸引着几十种鸟类栖息,其中不乏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年年都有很多白天鹅飞临这里,使湖区更加迷人。由于水质良好,东湖盛产20多种鱼类,最负盛名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青鱼、花鲢、鳝鱼、湖虾等。在淮阳一带的民俗中,把鲤鱼看成一种吉祥的礼物和祭品,男女订婚的宴席上,一定要让媒人吃上大鲤鱼。生意开张,要用活鲤鱼祭天,叫“元宝鱼”,预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给老人祝寿,也一定要送上活鲤鱼。
龙湖扮美了淮阳的风景,而太昊陵则为淮阳注入了厚重的文化魂。
“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曾有过史学家这样说。
史书记载,自8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淮阳历史上3次建国5次建都。太昊伏羲氏在此画八卦,肇始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孔子3次来陈,讲学4年,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北宋仁宗年间,包拯陈州放粮,“老包下陈州”等至今广为流传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
现在到淮阳县走一遍,可以看到的文物遗迹仍多达552处,它们在无声地印证着古老的历史和传说。“一陵一湖一古城”和“七台八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认为是易道文化、龙文化、姓氏文化、礼乐文化、农耕文化由此发祥的代表性标志。
太昊陵是淮阳之行的必选之地。每年都有数百万人从世界各地涌向太昊陵祭祀人类始祖伏羲氏,千百年来绵延不绝。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总有数十万的人流汇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而每年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的太昊陵庙会,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你能够想象吗?一天之内,82.5万人集聚在同一个地方祭祀——2008年,太昊陵庙会以单日82.5万人的游客数量,被世界吉尼斯上海总部授予“全球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
“一陵一湖一古城”,是大自然和人类先祖的恩赐,也是淮阳赖以永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淮阳所在的豫东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广袤的沃土、丰富的物产,留住了人类始祖的脚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淮阳的选择依然没有偏离农业之根、民生之本,没有选择能够在短期内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使之成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绿色富民工程。
淮阳还有很多很多故事,下次来,一定要听听关于“泥泥狗”和“布老虎”的传说,说开去又是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