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周口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淮阳不可忘

2013/9/29 17:41:15 点击数: 【字体:


    你听说过淮阳吗?你去过淮阳吗? 

    你,如果没有,非常有必要知道它,而且要去一趟;你一定大有感慨,深感相知相见甚晚。 
  
    淮阳,现在,和淮河并没关系。淮河改了道,往南去了。淮阳现在是个县城,属河南省周口地区,在河南东部,离安徽北部比较近。 
  
    淮阳在历史上不得了。说句玩笑话,淮阳在过去,不论从行政划分上,还是在重要性上,都是爷爷的爷爷,现在,则是个小字辈的,连知道它的人都不太多。 
  
    这儿有伏羲墓,即太昊陵。 
  
    伏羲何许人? 
  
    中国历史上,在最远端,传说有“三皇五帝”,属于开天辟地级别的,而伏羲是“三皇五帝”的头一名,是中华民族的老祖。 
  
    他埋在这儿。 
  
    相传,他来自甘肃天水,后来,率部沿黄河而下,来到河南淮阳,在这儿成了气候,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奠定了人类东方文明的基础,一句话,是他将野蛮人拉进了“人”的门槛。按现代的说法,他所属的时代大概是人类原始社会中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是那个时期的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被称为东方文明头一名奠基人,距今大概有6500年。 
  
    汉朝时,就开始有在淮阳祭祀伏羲的记载了,已有两千多年,延绵不断,直到今天。 
  
    我亲眼目睹了今日老百姓对伏羲崇拜的狂热,毫不夸张地说,吓死人。 
  
    我来的那一天是农历六月初二,头一天是初一。这里每逢初一、十五是祭祀伏羲的日子。当天我看见有一群工人在伏羲墓前打扫垃圾,将泥灰往卡车装,已装满整整一卡车。昨天是雨天,香灰已呈黑泥状。香灰是昨天烧香的残渣。成卡车啊! 
  
    陪同者告诉我,这还是少的,因为下雨,否则两三车不止。多的时候,竟要拉走五六卡车。 
  
    也就是说,在普普通通的祭日,每天有两万多人参加。在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这一个月里,则每天多达四万人,累计一个月里要来八十万人! 
  
    完全是自发的,没人组织。人们来自河南、安徽、山东、河北、湖北等省的农村。他们把伏羲当成神,来这里拜神,求神保佑,求平安,求子孙,求福,穿着干净漂亮的衣裳,虔诚地排着大队,等候在伏羲墓前叩头烧香,或许愿,或还愿,由清晨到深夜。 
  
    整座广场完全是人的海洋。那广场面积比天安门广场还大,竟然装得满满的。 
  
    在一个现代社会里! 
  
    难以相信。 
  
    而这,并非宗教。什么教都不是。在这里,只有传统,只有历史的延续。 
  
    中华文明是延续不断的,在淮阳,得到了最具体、最鲜活、最生动的体现。试想,这根线有多长,它由6500年前一直牵连到今天;有多粗,它由每天两到四万人的自发活动组成。到哪儿去找这样的证明!哪儿也没有,独此一家。 
  
    实在厉害。 
  
    清明节时,我曾经受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的派遣到陕西黄陵去参加祭祀黄帝的活动,那是举国之力的正式活动,去了三万人,只活动半天。而这里,半月一次,每次两至四万人,完全自发,无需任何组织,何等有生命力,何等有气魄,相比之下,我的惊讶,完全不能用言语表达。 
  
    深究一下原因,其动力,倒是一件很值得一番功夫研究的。 
  
    这就叫代代相传吧,这就叫历史吧,这就叫传统吧。看似一股无形的力量,却看得见,摸得着,非常有分量,有巨大的内聚力,有非凡的震撼性,了不得。 

    我在祭祀现场看见三棵古树,唐柏。它们离伏羲墓大概有十五米,居然活活被燃烧的香火烤死,只剩下枯干的树干立在那里。香火之旺,可见一斑。 

    伏羲墓大概有二十米的直径,高有十米,上面被植被覆盖,可是,整座陵墓园林面积却其大无比,足有五六百亩,“文革”时破坏严重,东院西院全部被毁,只剩中路,目前整体正在快速恢复之中。那个新建的陵前大广场的存在就是证明。我在太昊陵一座大殿东北角的石基上看见一个凹进去的小圆孔,直径有乒乓球大小,陪同人说,这是被千万人用手指摸出来的!真神奇。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性文化的样板。小圆孔是女阴的象征。据说,妇女去摸它可以生小孩。逢祭日,这儿是最拥挤的,甚至会有践踏拥挤惨案发生。 

    淮阳有一种特产,叫“泥泥狗”,是一种手工艺品。用胶泥捏成小狗,风干后涂上黑、白、红、黄、绿等色,造型古拙粗犷可爱。仔细一看,竟是远古性文化的活化石。一狗两头,相背而立,正在交配。或者一狗站立,腹部画一个夸大的女阴。泥泥狗有各种变种,但大部分有性的暗示。 

    卖泥泥狗的,大都集中在太昊陵前。 

    太昊陵的长盛不衰,由此,意外地得到了一点启示。 

    那就是人类的自身繁衍法则。 

    虽然今天有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但在广大中原城乡居民头脑中生孩子却依然是头等大事。没有孩子的,一定要到伏羲墓前来烧香,乞求得子,甚至顽固地渴望多子多孙。有了孩子,要极其隆重地扛着孩子来还愿,招摇过市,形同展览游行,把孩子打扮得极漂亮,胸前披上十字形的大红绸。那十字又是性的暗示。 

    看了这些,突然会明白,性崇拜在远古为什么曾是全人类的共同的头等大事,那时,跳舞、绘画、各种仪式,通通都是以它为核心的。 

    而它的遗传基因就是今日淮阳的伏羲崇拜,居然,竟还是这么明显这么粗壮的一根线索,在21世纪的今天! 

    这大概可以排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前排的位置了。 

    70年代,淮阳农民在一个叫平梁台的高地上取土烧砖时,不断发现有陶片,甚至有越王剑出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经过挖掘,发现了丰富的古代文明遗迹,最下层是4500年前的一座城基,后来在原址上建了博物馆,被称为博物第一馆。此城历史比安阳殷墟要早。据推测,再往古,这里应该就是伏羲氏的根据地宛丘了。 

    公元前500年,这里是春秋时陈国的领地,老子诞生在淮阳东边的邻县鹿邑,现在有老子故里纪念地,占地很广,由门走到底有一公里半的距离。2005年清理地面时,发现有六十余块历代皇帝为老子立的碑,其中最大的一块是宋真宗为老子母亲李太夫人立的一块巨碑,宽两公尺,高四公尺,厚零点八公尺,叫三御碑,即皇帝亲题篆额、亲自书丹、亲自监立的碑。这块石碑体形硕大,是为一位伟大的母亲而立的,意义不同一般,为确立老子的诞生地提供了毋庸置疑的铁证。 

    孔子当时数次来到陈国首都陈州即淮阳,曾多次向老子请教。孔子先后在淮阳住过四年,率领三千弟子,讲学论述。淮阳是《论语》中的许多思想,特别是中庸思想形成的地方。淮阳现存有孔子的弦歌台遗址,相当当时的孔子自家学院所在地。困难时,孔子在这儿曾以蒲菜充饥,可见,淮阳自古就多水。
 
    在淮阳南侧的大田里,在玉米地里立着四个大土丘,其一是曹植的坟塚,他曾被贬到这儿当陈王,去世于此。这儿的古迹太多,把曹植墓几乎不当回事,玉米一直种到塚前。墓就那么孤零零地呆在玉米丛中,土丘上四处满是盗墓洞,让人看着心酸心痛。 
  
    淮阳虽然很小,但人口众多,一个县现在有135万人,依然以农业为主,一马平川,产棉、麦、豆、玉米、花生、白薯和大蒜,树木茂盛,这样的地貌环境,几千年来被中华民族的祖先勤劳地利用和开发,在这里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淮阳确实以历史悠久为最大特点,成了中原文化的诞生地。 
  
    文化的特质在淮阳得到了辉煌的体现,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思维模式,它是一种生命体现,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行为定式,不论政治体制发生什么变革它都不会变化,顽固地按着自己的轨迹向前走,表现为个性十足的独一份,代表着一方人类本色,而这一方人类或许是十几亿之众。 
  
    我曾为淮阳写了四句话:“人之祖 史之初 国之根 文之源” 
  
    这儿有中国开天辟地的皇帝,有原始社会性崇拜的印记,有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春秋时陈国的首都和楚国的临时首都,有七步成诗的大诗人……这样的淮阳不可不看。 
  
    这样的淮阳不可忘。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2010-12-22 作者:舒乙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中国皮影艺术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