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座谈会在淮阳召开。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刘春晓,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省文物局原副巡视员孙英民,省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南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玉骉,省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海燕出版社编审乔台山与汝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文立,登封窑烧制技艺省级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景洲,钧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松建以及全省各级非遗保护负责人齐聚淮阳,在会上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并启动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
会议指出,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是继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之后,我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工程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省内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的传统技艺类项目进行调查摸底,按照“六个一”的标准,为每个项目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拍摄一批项目和传承人专题片,编辑出版一批项目图录和传承人口述史,征集一批实物和作品、建成一批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培养一批传统手工艺人才,使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并促进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传承人数目相对较多,能工巧匠辈出。经初步调查,目前,全省有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包括钧瓷烧制技艺、汝瓷烧制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窑洞营造技艺(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当阳峪胶胎瓷烧制技艺、宝剑铸造技艺(棠溪宝剑铸造技艺)、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7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20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4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82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82名。
“我省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多,品种丰富。涉及陶瓷、饮食、装裱、棉纺、器物及乐器制作等多个门类。二是分布广泛。传统技艺类项目分布在全省各地市,不同地区均有不同品种的项目存在。三是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饮食类项目,如洛阳水席、开封第一楼小笼包、逍遥镇胡辣汤、道口烧鸡、杜康酒、宝丰酒等项目已经成为河南的特色品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四是具有较高的市场、社会价值。如:钧瓷、汝瓷、唐三彩等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刘春晓介绍说。
会上,刘春晓还通报了2016年全省非遗工作情况,并就2017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刘春晓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化厅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工作方针,全省非遗展现攥紧拳头打硬仗,集中精力抓基础,可谓基础扎实,亮点频出,成果显著,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非遗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建立;二是非遗分类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成绩显著;三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取得突破;四是非遗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推进,完成一批学术研究成果;五是非遗展示展演水平逐步提升,形成了浓厚的宣传展示氛围;六是非遗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效益逐步呈现;七是非遗人才队伍培训工作形成制度;八是非遗数字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九是非遗统计和规划编制等基础工作顺利完成。存在的问题是保护手段不足,缺乏创新,满足不了当下需要,人力严重不足,财力相对不足,各地工作情况不平衡等。
谈到2017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刘春晓说,我们将认真总结成绩,分析不足,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评估制度,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扩大传承人群,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我省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抓好基础工作,抓好队伍建设,抓好阵地建设,增强非遗传承活力,提升非遗展演展示水平。刘春晓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要采取扎实措施,确保传统美术抢救工作顺利开展,要善于思考和创新,为我省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探索新的路径。
“我坚信,活态博物馆的前景一定要比静态博物馆受观众欢迎。”孙英民在座谈会上表示,传统技艺抢救保护较之文物保护更难,非遗传承是动态的、技艺的,属精神层面范畴,传承者除了兴趣还需要灵感和智慧。传统技艺抢救保护需要发展地传承,产业化或群体传承才能确保活态传承下来,所以需要大批人才。如果建一座具有穿越感的非遗小镇,人们在里边可以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可以享受那个时代的衣食住行,可以领略那个时代的民间舞乐,可以买到那个时代的美术作品,身体不爽时甚至可以把脉开方、针灸拔罐……整座小镇就成了一座非遗博物馆。而镇里有些规模较大的产业需要大批制作者,有的甚至能吸引大量学生就业,这样就解决了人才梯队培养问题,使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会上,张玉骉、乔台山、朱文立等专家学者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纷纷发言,表示在国家、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将克服非遗传统技艺抢救保护中抢救、传承、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发挥各自地域资源和技艺优势,努力搞科研创新,使非遗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据悉,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历时两年,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据统计,共拍摄传统剧目104部,编辑制作剧目50个,编辑出版系列书籍29本,全省共收集整理剧目剧本1890多部,曲谱1557部,字数近千万字。并于2015年6月遗产日期间举办“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成果展。
另悉,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历时两年,按照“六个一”的工作标准,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丰硕成果。经统计,共完成四级名录传统美术代表性项目纸质和电子档案资料三套共2448份,303盒,数据库资料14.3Gb,图片2435副;完成非遗项目拍摄和传承人口述史采访,项目达 250项,实地采访306名传承人,访谈录音300余小时,视频素材约30T,图片素材约2T;编辑出版一批书籍图录达120多册;收集传统美术相关实物、作品、工具达26824件,其中省级以上项目实物作品达9803件;建成78所展示馆和传习所;举办培训班929班次,涉及传统美术管理人员、代表性传承人、社会传承对象等24907人次。并拟于2017年6月遗产日期间举办“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