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新闻资讯 >> 浏览周口

国家级非遗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邹爱琴去世

2016/9/6 14:40:30 点击数: 【字体:

    著名四平调表演艺术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邹爱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8月16日22时45分在商丘去世,享年88岁。

    邹爱琴同志是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演员,原副团长,河南沈丘人。她见证了四平调的诞生,发展和鼎盛。九岁时拜邹玉振为义父,随其学艺,改名邹爱琴,初学生、旦,后专攻旦角。12岁起在多部戏中担任主演,她所主演的《陈三两爬堂》荣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一等奖,《丰收之后》获商丘地区表演一等奖,以上二剧和《梅香》、《刘海砍樵》、《生死牌》等被多个省、市电台录制播出。上世纪50年代,四平调掀起了"女学邹爱琴,男学王汉臣"的热潮,她成为四平调女演员的一面旗帜。

    邹爱琴,1928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少时流落街头,被当时四处赶场子的四平调剧团“三义社”社长邹玉振先生收养,开始学唱四平调。邹爱琴11岁时即登台献艺,13岁在安徽阜阳演唱《花木兰》引起轰动而成名。解放后,她加入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在1956年河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中,与马金凤、申凤梅等戏剧名家同获一等奖。她在《陈三两爬堂》、《胡金蝉投军》等剧中的表演至今让观众津津乐道。邹爱琴曾任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妇联干部、团长,1978年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邹爱琴系中国第一届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成立时的宣传委员、国家一级演员。

    邹爱琴在四平调演唱中,不断对四平调的唱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大胆融入豫剧、评剧、曲剧的声调,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平调在更广大地区的普及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化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