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西湖公主》自1985年上演以来演出超过5000场,获得河南省原创剧目最叫座奖;豫剧《都市彩虹》等原创剧目,让周口成为河南省唯一实现省级大赛“金奖五连冠”的地市;2014年,周口市国有和民营表演艺术团体共下乡演出3200多场,基本实现“戏剧下乡”全覆盖……近几年,一连串精品剧目的诞生、一系列文化惠民的举措,凸显出河南周口作为一个戏剧大市的实力和担当。
周口现有豫剧、曲剧、越调、道情、坠剧、二夹弦等众多剧种,国有院团有10个,能常年坚持演出并能上演大戏的重点民营院团有6个。近年来,周口戏剧在艺术生产、精品创作、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可喜的成就。
2014年10月,第五届周口市戏剧大赛拉开帷幕,在能容纳1300多人的周口人民会堂连续演出11场,场场座无虚席。不少戏迷从几百里外赶来观看。
近年来,周口市文广新局把比赛当做推动艺术创造的有力抓手,通过周口市戏剧大赛、中青年演员大赛、流动舞台艺术大赛、小戏小品曲艺大赛等比赛,使各院团的艺术创作处于常态,从而促进了创作、锻炼了队伍、发现了演员。豫剧《农家媳妇》、《升仙桥》,坠剧《嫁母》,道情戏《婚姻驿站》等优秀剧目,都是在历届大赛中涌现出来的。大赛还有力地促进了民营院团的发展。周口市戏剧大赛对获奖团体不论国有还是民营均给予资金奖励,获奖演员均享有同样的评职晋级待遇,极大地促进了各院团创作和参赛的积极性。
“点评”环节成为周口市戏剧大赛的一个亮点。大赛期间,专家要对参赛剧目进行一戏一评,剧团主创人员到场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点评会上,评委们说真话、讲道理、传技艺。有的评委现场示范,一字一音、一招一式地帮助主创人员修正动作、纠正发音。不少参赛剧团表示:“这一措施有效提高了演员的表演能力,提升了我们基层院团艺术创作的质量。”
在周口市项城市高寺镇张营村村民田清泉看来,坐在家门口,看市里的名演员唱戏,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但现在这都是常有的事儿。特别让他感动的是,2014年11月13日,周末剧场剧组到张营村演出,听说卧床多年的老人张勋山很想看戏,几位国家一级演员专门到老人病床前为他表演了越调《收姜维》等节目。
去年,周口市政府购买了170场演出,商水、太康、郸城等县政府也都出资为农民购买了200多场演出,基本满足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看戏需求。2014年,周口市10个国有院团共下乡演出2510场,民营演出团体周口小清芬豫剧团下乡演出700多场。
为了使周口市“戏剧下乡”文化惠民活动落到实处,周口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戏剧下乡”实行目标管理,年初下任务指标,年中进行督促检查,年末进行目标考核。对演出中出现、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好的、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如今,周口市已基本实现“戏剧下乡”全覆盖。
近几年,周口市文广新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科学制定戏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完善机构编制,提高待遇保障,积极探索推动新人脱颖而出的学习、培训机制。目前,项城市豫剧团、商水县豫剧团、周口青年剧团等都有一批既有艺术潜质又有观众缘和票房号召力的中青年优秀戏剧人才。
周口市文广新局坚持“凡参加省级戏剧大赛都要以原创新剧目参赛”的原则,力推原创剧目。获得河南省原创剧目最叫座奖的豫剧《西湖公主》,以及让周口获得省级大赛“金奖五连冠”的豫剧《都市彩虹》、《都市长虹》等都是周口的原创剧目。商水县豫剧团创演的豫剧现代戏《天职》进京演出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本金奖等多项大奖,项城市豫剧团创演的豫剧现代戏《农家媳妇》被拍成电影,太康县道情剧团创作的道情小戏《富裕之后》、《婚姻驿站》两度获得全国群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