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周口

“造假”也是艺术收藏一部分

2013/4/7 8:49:59 点击数: 【字体:

“造假”也是艺术收藏一部分

画家杨之光对“造假”深恶痛绝。

“造假”也是艺术收藏一部分

“造假”也是艺术收藏一部分

孔繁乐收藏的清仿徐渭(款)花鸟四条屏中的两张。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借“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中国艺术界遭‘造假’困扰”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艺术家、收藏家共同探讨艺术品“造假”产业链的形成原因,艺术品“造假”的利害关系,以及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艺术品“造假”这个社会现象。

    艺术造假由来已久

    每年拍卖季的来临总会伴随着一起又一起艺术品打假事件。今年率先登场的是傅蕾蕾微博“打假”事件,紧接着就是在互联网上被骂得火热的“米芾2亿国宝”……事实上,在艺术品收藏兴旺的今天,却由于艺术品鉴定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拍卖法律存在的拍假漏洞,致使造假情况越来越严重,且出现造假规模化和批量化的情况。

    “书画艺术‘造假’由来已久,是中国书画市场一种特有的现象。”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举例说明:“宋徽宗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头号‘造假者’,他不仅开设画院供养画家,还建制设学,主张临摹教学。再有的就是乾隆皇帝,他的很多字帖都是张照代写的,而且由于他对董其昌书法的钟情,也临摹了许多董其昌的作品。”

    “如果说宋徽宗、乾隆皇帝是艺术品造假的始作俑者,那么张大千就是近代史上最成功的造假代表人物。”广东书画收藏家孔繁乐介绍,出于市场经济的考虑,张大千不仅自己造假,他甚至成立了一个庞大的造假集团,他请来许多名家,从小培养学生的临摹技术,并成功制造了大批历朝历代的“书画名作”,然后带到印度、日本、巴西、欧美等地换钱。“毫无疑问,张大千是成功的,造假不但为他赢得了富裕的生活,还令他名声大振。由于他画艺超群,即使是他临摹的伪作,也被海内外收藏人士‘哄抢’。再加上他极具个性的艺术造型,使他一举夺得‘全球十大最昂贵艺术家’冠军宝座”。

    利益博弈 利弊共存

    “即使古往今来争论不休,但在我看来,‘造假’与‘打假’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题目,就是利益博弈引来的真假纠结。‘造假’在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众多像张大千这样的奇才,而且参与的资源和机构,遍及各方各面,这是市场的产物。要遏制‘造假’,需要大家的共同自律。”石金柱如是说。

    “实际上,艺术界的造假现象是与艺术界的收藏共生的。从某种意义讲,有艺术收藏就有造假,造假实际上也是艺术收藏的一部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讲师吴杨波并不反对假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假画对真画的销售造成了挤压,因此大家都在声讨。但可能作者本人并不介意这些,被造假的画家甚至是造假的受益者,因为假画越多说明他的名气越大。假画的存在无形中提升了作者的名气,从而提高了他的作品市场价值。”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则认为“造假是一种比拼高下的市场游戏”:“应该说,假画有利于市场,或者说假画的存在是市场的必然。组成产业链的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画家,即提供原产品的人;第二个是收藏家,即购买藏品的人;第三个是造假者,造假者参与了产业链的流通,活跃了产业链的流通;还有一个就是鉴定家,有造假必然就有鉴定,造假者养活了一大批鉴定者。所以,他们都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市场形成的必然因素。”

    观点对碰

    假画有害还是有利?

    反对方

    代表人物 杨之光

    “艺术造假相当于强奸艺术”

    “大家一直在声讨假画,但是,有些画家不一定在意,因为假画越多说明他的名气越大。假画对画家名气提升是有利的!”美术评论家、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吴杨波的“有利论”抛出,随即引来画家杨之光之妻鸥洋的猛烈抨击:“你从哪里得到消息说画家不介意人家造他的假画?如果人家把你的画造成丑八怪一样,你不介意吗?作品被人家造假是很让人讨厌的一件事情。假画丑得这样子,简直是毁掉了画家的名声。碰到有些傻乎乎的暴发户,他就把假画当真画去收购。当他发现是假的时候,他下次就不敢再收了,这就坏了藏家的信心,对市场来说是很严重的事情!”

    鸥洋认为艺术造假等同强奸:“国外对造假当作一个刑事案件来处理,在新加坡如果一个人造了假,这一辈子身败名裂,有这个记录,有这个档案,相当于是强奸犯。那是强奸了身体,艺术造假是强奸了人家的艺术。”

    杨之光本人对“造假”同样深恶痛绝:“假画的问题出来以后,对我的伤害很大,是各位想象不到的大!看到质量恶劣的假画,感觉很受委屈。”

    支持方

    代表人物 孔繁乐

    “我乐于知假买假剖假但不造假”

    “张大千最厉害之处,在于他成功挑战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极限,将‘造假’做到登峰造极,将历朝历代的大画家们挑下马。由此可见,假画也有精品,假画也有收藏价值!”广东书画收藏家孔繁乐坦言自己是一个知假买假的人。“哈哈,你看,这是我收藏的‘徐渭’的四条屏花鸟,2006年买入,800元一幅。”孔繁乐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清仿的作品。虽然绘画的风格与徐渭不同,但画工很不错,无论是画的线条或者是色彩的渲染都很到位。”

    “我购买这些伪作,主要用于研究和学习,研究假在哪里,如何造假。”孔繁乐从研究学习到实践绘画:“这是我三年前临摹的宋画。我认为要真正进入艺术,除了研究还需要实践。如果每一个收藏家都身体力行投入到书画实践中去,那么社会的整体艺术鉴赏水平就会自然提高,假画将无所遁形。”同时,孔繁乐强调“知假买假剖假但不造假(不署原作者名)”:“历史上摹拓古画的起源很早,究竟起源于何时,已无可考,但那时摹拓古画的目的在于学习古画之法,取长补短,绝非造假画。这一传统,应该坚守。”【原标题:“造假”也是艺术收藏一部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2013年03月21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