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跟随“雷锋哥”孙德坤体验,一天收发衣物数千件
□记者 张朝 文 李康 摄影
阅读提示 | 一个人,一辆车,一路走,一路问……河南好人孙德坤,20多年坚持学雷锋,他不计成本地助人,却数次因此失去工作。正是本报的一篇报道,让郑州一家有爱的医院关注到他,邀请他来医院工作。如今,被称为“雷锋哥”的他,正在郑州进行着新一轮的“雷锋事业”:上门收取市民闲置的衣物,再走街串巷为民工、流浪者等人群发放。对他的这些事迹,本报也曾多次报道。如今,“雷锋哥”的“生意”更加红火,每天收发衣物在千件左右。做慈善让他快乐,他也期盼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形成一个有爱心凝聚力的团队。怎样收发衣物,他一天的行程又是怎样?昨天,大河报记者跟随“雷锋哥”进行了全程体验。
人物名片
孙德坤,河南省扶沟县白潭镇东孙村人,43岁。20多年来,他助人无数,被深圳市南山区文明办评为“南山好人”,被当地媒体誉为“雷锋哥”。他不计成本地助人,却数次因此失去工作……对其事迹,今年4月26日,大河报曾进行过大篇幅详细报道。
名词解释
爱心待用餐
“爱心待用餐”源于欧美的“待用咖啡”概念,有爱心的饭店经营者采取优惠打折的方式,鼓励前来就餐的客人,提前多买一两份饭,指明留给流浪汉、低保户等需要帮助的人群,在他们饥肠辘辘的时候,不用花钱即可进店享用。
忙到凌晨1点,他还未吃晚饭
郑州的深秋,夜里气温很低,路上行人越来越少,走在户外不免感觉冷清、孤独。然而,幽暗的路灯下,空旷的马路上,一位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的中年男子,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走走停停,在奔波忙碌着。或许是他的出现,给这个寒冷的夜,增添了一份温暖。
他便是“雷锋哥”孙德坤,前晚11点,记者联系上他时,他刚到沙口路为一名民工送完一床棉被,准备沿金水路继续找寻自己的“目标”。一路走,一路停,果不其然,沿途又有两位露宿者,收获了他的“爱心大礼包”。
回到位于东明路的住处,已凌晨1点,而他还未吃晚饭。“今天发出去1000多件,明天继续。中原路那边有人捐衣物,正好还没给那里送,该去那儿了。”尚未卸去疲惫的他,又开始为第二天的行程考虑着。
早上6点,他又开始一天的忙碌
昨天清晨6点,睡了约4个小时后,孙德坤又被手机铃声吵醒,从这时开始,手机伴他再次进入一天的繁忙。
“好,稍等,我拿笔记一下。”电话这头,孙德坤边说,边从挎包中拿出一个小本,本上记录的全是收发衣服的地址及电话,有几千条;他必须要登记,否则,会忘掉,也会被人说不守信用。
随后,他到宿舍旁边仓库内拿衣物,这间仓库和宿舍都是他目前工作的医院免费提供的。这里的衣物不多,对照着本子上的记录,他选择了几个大包裹。
“差点忘了,门口的环卫大爷想要一床棉被,这里正好有一条毛毯送给他吧。”已上车的孙德坤,又回屋内找出毛毯,出了院门,就将其塞到这位环卫大爷的手中。
离住处不远的一个都市村庄的民房内,是他的主仓库,这里堆放的衣物数量远远超过位于医院的那间。或许是他的车子太醒目,短短几分钟,门口围了10来个附近居民。
“好人,这几天在报纸、电视上连续看到你,等我把家里的衣物收拾一下给你联系……”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向孙德坤伸出大拇指。
5个月送衣近万件,救助数千人
一切就绪,已近8点,“雷锋车”出发了。半个月来,北区与南区基本都去了,此次选择的是中原路、陇海路、西三环部分区域。都走完一遍后,再从头走,争取不落下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坐上他的“雷锋车”,沿城北路向西,一路缓慢行驶,每遇到环卫工或民工打扮的人时,他就下车问问,看他们是否需要衣物。多数人面对询问会笑容满面,但个别人或担心被骗,只冷冷地说“不要”,孙德坤则一笑而过。
或许因大河报的报道,一路上,他的电话不时响起,记者与他的聊天,也常被打断。“每天都要接100多个电话,收发衣物的数量,明显增加,现在每天收发衣物都在千件左右。”孙德坤说,6月份至今,他收到衣物已近3万件,送出近1万件,2000多人受助。仓库内还存放约两万件,要赶在最冷天气来临前,全部送出。
说话间,“雷锋车”来到城东路一个环卫站,正值环卫工运送垃圾的时间,看到“雷锋车”来了,七八位环卫工围了过来,挑选自己所需的衣物。
来自开封县的57岁老人李时俭,正试穿一双运动鞋,“刚合适,正缺一双这样的鞋。”李时俭说,他来郑做环卫工多年,平时根本不舍得买这种鞋,这次又省了几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