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侯国防
实习生 姚鹏飞 文/图
12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贾滩镇方庄行政村赫庄自然村采访。武文英的家坐落在村子的东南角,在一个不大的院内,北侧是3间红砖瓦房,东侧是两间偏房。院内一个约两米长、1米宽的小木推车上,呆呆地趴坐着两个20岁左右的男子。哥俩正在母亲的伺候下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得知记者来采访,慈母武文英一边给两个儿子添衣、喂饭,一边讲述自己家庭的心酸和磨难。
生下双胞胎 却是脑瘫儿
1991年农历六月三十,怀孕7个月的武文英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一家人为此高兴万分,武文英的丈夫特意给两个儿子取名叫国辉、国赠,意为大儿子将来为国家增加光辉,二儿子是意外所得、老天赠与的。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两个孩子的降生只是给家中带来短暂的快乐。两个儿子长到1岁时,还不会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夫妻俩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在做了一番详细的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瘫,再治疗也是枉然。这些话犹如晴天霹雳,夫妻俩顿时呆了。
此后,怀着一种侥幸心理,武文英夫妻带着孩子四处看病。他们先后到鹿邑、郸城、商丘和郑州等地求医,不但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而两个孩子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1998年8月,尽管两个孩子7岁了,但身体却像软体动物一样,不能站立行走,而且大小便失禁。夫妻俩只好做了一个木推车,车的两头各趴一个。农忙时,夫妻俩就推着他们下地,平时就让孩子面对面地趴在车上呆在家里。
历尽磨难 慈母呵护儿子成长
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多年来,武文英每天都早早起床,先为儿子端屎倒尿,而后开始做早饭,再给儿子穿衣服,逐个把他们抱到木推车上,给他们洗脸、喂饭,然后再下地干活或做家务。晚饭后,武文英再把他们抱到床上,给他们脱衣,让他们睡觉。最让武文英吃不消的是,儿子夜间时常把被子弄到地上,为此她一夜得起床三四次,帮儿子盖被子,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两个孩子不能行走,无法到集市上理发,前些年,武文英专门让丈夫到集镇上买了一把电动推子。儿子的头发长了,她就自己给儿子理发。现在,两个儿子的体重都在60公斤以上,武文英的丈夫又经常在外打工,每天帮两个孩子大小便,着实让武文英作难,每当抱儿子时,她都很吃力。
“为照顾好两个孩子,这些年武文英的头发全都白了。她一年四季从没串过门,更别说走亲戚了,真是难得啊!”一位邻居在评价武文英时动情地说,如果不是武文英照顾得好,她的两个儿子恐怕活不到现在。
不离不弃 再穷也不能丢弃孩子
2001年农历九月初二,武文英又生下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儿女。从此,家中经济状况更加困难。全家6口人、4个孩子,全靠3亩耕地生活,日子过得非常紧巴。2006年农历二月的一天,邻村一个残疾人来到武文英家,说可以按月给她家500元钱,但条件是让他把武文英的一个脑瘫儿子带到到广州一带富裕城市乞讨。“再穷也不能丢弃孩子。”武文英夫妻非常坚决地拒绝了。
媒体报道 社会各界关爱如潮
2009年5月27日,本报以《慈母守护脑瘫双胞胎儿子18载》为题对武文英不离不弃、精心照顾脑瘫双胞胎儿子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贾滩镇党委、镇政府了解情况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帮扶救助措施,根据武文英家的实际情况,为其特批两个低保名额。镇党委、镇政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特意为武文英的两个脑瘫儿子购买了两部轮椅,并派专人送到武文英家中。鹿邑县广电局、县妇联指派专人买来崭新的被子,带着营养品、饮料等到武文英家进行慰问。一些爱心人士经常为武文英家捐款、捐衣,伸出援助之手。安徽亳州市的爱心人士从网上看到武文英的事迹后,为武文英家送来了现金、电风扇、被子等物品。
“孩子的命运很悲惨,我不能看着他们在生活上再受苦。只要我活一天,就会照顾好他们一天。不管今后的日子有多长、生活有多苦,我都不会舍弃……”采访结束时,武文英坚定地说。【原标题:慈母伺候俩脑瘫儿20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