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当年陈胜为了纪念扶苏,曾在这里修建了扶苏寺和扶苏墓。如今,扶苏寺已不见踪迹,扶苏墓保留至今。
陈胜为何会在自己的家乡大张旗鼓地为秦始皇的儿子扶苏修墓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陈胜起义时打的就是扶苏的旗号,没有了扶苏,陈胜起义就师出无名,就是暴乱;没有了扶苏,陈胜起义就没有了“理论基础”。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苏忧虑。扶苏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
按理说,秦始皇死后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扶苏。但是在赵高和李斯的密谋下,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胡亥继承了皇位。扶苏也因此被下诏赐死。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愿背礼,又因天下初定,不愿挑起战争,也不愿和自己的兄弟兵戎相见,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旋即自杀于上郡。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二世的继位是不合法的。于是陈胜反秦便打出了扶苏的旗号,使秦二世统治处于一个非法的境地。
旗号真有那么重要吗?嬴政一统六国,自称始皇帝,开创了空前的大帝国,在当时来说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这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是天命所归。如果要推翻一个法统上合法、道义上合乎天命的帝国,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借口,才能唤起被压迫的老百姓敢于反抗、愿意反抗的意识。这个借口,陈胜依靠扶苏之死找到了。
因此,陈胜在其故里修扶苏墓、建扶苏寺、设扶苏城,增加了他和扶苏之间的联系,也为起义增加了更多的合法性。
已经自杀的扶苏生前肯定想不到,自己没有和兄弟兵戎相见,反而成全了别人起兵反秦,并最终导致秦帝国的短命。
第21站
商水县舒庄乡
舒庄乡地处商水县西南部,现辖21个行政村,3.6万人,6万亩耕地。这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名胜尤多。
万亩良田
起舒庄
在舒庄乡,我们除了解了一段历史之外,也看到了舒庄乡的强大发展潜力。
大块大块的平整田地、水泥铺就的生产路、田间地头的机井……在舒庄乡我们看到的这一切都说明:舒庄乡已开始在土地上大做文章。
舒庄乡在土地上做的这篇文章是创建5万亩高标准永久性良田。史福良告诉我们,从2011年10月开始,舒庄乡党委政府根据商水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要求全面开始了创建高标准永久性良田工作。
“5万亩高标准永久性良田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史福良说,良田建设主要围绕乡里的莲花池坡、黄窑坡、杜店坡3个大坡进行,按照每300亩地1个网格,主干道8米“一路两沟四行树”,生产路6米“一路一沟三行树”,每150米1座桥,每50亩地1眼井,每1000亩地1个机电井台区的标准,逐步实施、整体推进。
史福良介绍,目前,全乡已建成水泥生产路57公里,修建640座桥、860眼机井,开挖沟渠68条,开挖土方118万方,拆除路坝460个,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全乡近7万亩耕地遇到旱灾时,5天就可普浇一遍;遇到涝灾时,日降雨150毫米48小时可全部排除。”史福良介绍。
舒庄乡高庄村61岁的王新民对我们说:“乡里搞的这个事儿非常好,是我们老百姓的心愿。我家里的4亩多地今后肯定能年年增产。”□晚报记者 郭坤 杜欣 马治卫/文 朱海龙/图【原标题:扶苏寺村话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