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鹿邑县政府将“永安寺庙会”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5月,“永安寺庙会”被周口市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安武庙会、文庙会两大庙会经久不衰.永安五道方、憋死牛、咬鹌鹑等地方娱乐节目流传至今;永安花鼓、二仙盘道等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年年三月街,天天武庙会”。一语道出了昔日永安百姓拜佛祖,求关公,赶庙会,唱调子,舞龙灯,玩社火,摆小摊,起耕会的传统民俗庙会集市盛况。
武庙会是后人为祭祀关公发起的。武庙会期间,永安寺张贴告示到十里八乡,公布会期、地点、武戏几台以及群众须知等相关事宜。到农历三月十七这一天,群众便从四面八方汇聚庙会。
永安文庙会是地方文人绅士自发成立的一种较松散的读书聚会和学术交流团体,以“言规行矩,讲学明道,砥砺名节,变风教化”为基本宗旨。永安文庙会现成立有“鹿邑县永安寺庙会文化研究中心”,为民间学术团体,现发展会员78名。学术研究分为民俗文化、佛经文化、庙会文化、楚陈文化等,以每年三月十九日为会期。
每年的永安庙会期间,来赶庙会的善男信女便以种种娱乐方式自娱自乐,成为永安文化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