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信阳

大俗大美的淮滨歌谣

2017/10/27 16:55:47 点击数: 【字体:

    淮滨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淮河岸边,自古就是淮河中上游一带著名的水陆码头。明清以来,淮滨已成为豫南、皖北、鄂北三地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江南、中原、山陕的文化形态在此汇集融合,逐渐形成了淮滨地区以淮河干流文化为核心、船民文化为代表、个性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淮滨歌谣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成长,用最朴实自然的语言,反映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需求、爱恨立场。

    淮滨歌谣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既有北方的豪放,又有江南的灵秀,是当地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以小曲小调居多,以喜庆、调笑内容见长,曲调平稳流畅,风格清新秀丽。淮滨歌谣除表现生活情趣外,还包含了大量的地方历史、文化、民俗信息。

    “五色绒线都买齐,十指尖尖才把那钢针拿。这些花草哥不爱,你那里不爱俺再重扎。”歌谣《十针扎》描写的就是船家姑娘为情哥哥绣信物的情景,让我们看到淮河船家儿女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乖姐门前一座桥,有事无事走三遭。莫要走来莫要瞧……至死灵魂儿扑在你身上。”歌谣《乖姐门前一座桥》也是一首生活情趣非常浓厚的爱情歌谣,表达的主题是“我离不开你”,通篇给人以清新自然、诙谐亲切的感觉,对唱的男女二人犹如就在读者眼前。

    在淮滨歌谣中,除这些清新婉约的作品外,也不乏粗犷直白的作品,比如“鼓恋锣来锣恋鞭,老龙恋海虎恋山。王公恋的是相国事,我恋灯哥真会玩。”感情直白毫不掩饰。由于淮河所处的地理区位特殊,南北兼容的文化特色在歌谣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淮滨歌谣多以白描手法叙事,以比喻手法喻理,简明洗练,生动明确。句式上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一首歌谣中各段的句子数量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或多或少,形式上以“四季”“五更”“十二月”“对歌”为主。淮滨歌谣不仅具有语言美和形式美,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

    淮滨歌谣的传承借助于共同的劳动、民间庙会、花会等多种文化形式开展。最近几年来淮滨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不断学习淮滨歌谣的精华,创作出一批新的歌谣、歌词和歌曲。《八百里淮河挂河灯》《小车舞》分别获河南省民歌大赛三等奖和信阳市广场舞大赛特等奖。

    2012年,淮滨歌谣列入信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淮滨县成立了“淮滨歌谣研究会”,对淮滨歌谣加以保护。在县文化馆设立淮滨歌谣研究办公室,对淮滨歌谣进行收集整理建档。目前,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15人,县级传承人45人,淮滨民间文艺协会中有116人是淮滨歌谣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淮滨歌谣虽然已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淮滨歌谣专题研究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此外,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又缺少必要的经费,迫切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进一步关心支持淮滨歌谣的延续传承。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