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程度
固始灶戏,俗称“锅台戏”,又名“丁香戏”。据目前已有的资料看,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民间剧种。最早流行于固始县东乡与东北乡的罗集、蒋集等地。到了清末民国年间,达到鼎盛,先后流行于商城、潢川、淮滨以及安徽的霍邱、阜南等广大乡村。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固始县农村还时有演出。此后,灶戏便逐渐消失。如今,灶戏的知情者已寥寥无几了。
艺术起源
固始县至今还流传着“柳员外招亲”的故事:咸丰六年,沿淮大旱百日,稻禾枯焦,眼睁睁看着清清泉水流去,但没有水车,不能提水浇灌庄稼。柳员外愁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一天,有个叫杨二能的年轻木匠突然登门,他自称手艺高强,一天能做好一架龙骨水车。柳员外将信将疑把小木匠留下来。结果,这杨二能不但一天做好一架水车,晚上还在员外家唱起动听的灶戏。自此,每晚干完木工活,杨二能就唱灶戏《郭丁香》。员外老两口和小姐玉叶听得如痴如醉。于是,员外满心欢喜招他为婿。至今,当地还有“不怕门台高,只要会唱灶”的谚语。这要算是灶戏产生的最早传说了。此外,从师承关系上推断,灶戏的产生也在咸丰年间。例如小张三班五世传人,现年近80岁的灶戏老艺人孙雨龙,从他上溯到小张三的盛年时期,大致是在咸丰年间开班唱戏的。
艺术发展
艺随匠兴,匠随艺旺,灶戏的这种匠艺共生共荣的搭班形式,在戏班组织中是罕见的。正因为如此,木匠班和灶戏班二者集于一班,匠人和艺人集于一身,人生戏剧,戏剧人生,他们是生活的主人,也是艺术的主人。这就是灶戏久演不衰的原因所在。
灶戏的兴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经济原因。在清康、乾盛世,固始虽地域封闭,但生产相对发展起来了,农村“五匠”慢慢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变为手工业者。生产的发展带来生活的安定,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渐旺盛起来。所以,到了咸丰年间,灶戏应运而生。由于灶戏主要由木匠创作演唱,当时社会上对木匠这个职业很看重,而木工行业的道德要求也严格。
艺术特色
灶戏的观众,客观上是不自觉地以农村广大妇女为主,所以也把灶戏称为“锅台戏”。“灶书”中主人公郭丁香美丽、善良、勤劳、朴实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成为妇女的美好典范和理想追求。而那时广大农村妇女,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她们渴望恋爱自由婚姻美满,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加之灶戏唱词口语化、生活化、乡土化,木工艺术家们对生活十分熟悉,表演情真意切,表现出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郭丁香艺术形象因此为广大妇女和农民所钟爱,所传颂,所传唱。
剧目介绍
灶戏是以其主要传统剧目命名的,灶戏的主要传统剧目是《郭丁香》。据民间传说,郭丁香是灶王爷张万良的妻子,郭丁香当然就是灶王奶奶了。而以表现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爱情纠葛的戏,便叫灶戏。
百多年来,灶戏剧本没有加工整理形成文字,为木匠口头创作,经过长期实践完善,到20世纪80年代收集统计,尚有保留剧目31个。其中大戏有《郭丁香》《柳迎春》《三皇姑出嫁》等,小戏有《打长工》《劝八行》《秋胡戏妻》等。灶戏的音乐唱腔,主要以当地民歌小调和当地流行的“花篮戏”“倒七戏”“端公戏”的声韵和板式为主。形式上也较原始,一人领唱,众人拖腔。灶戏的行当也较简单,分两类,即生郎(生角)和妈角(旦角)。所以唱腔分类也相对简单,大致3种,即喜调、怨调、寒腔。其唱腔特点主要是叙事性较强,抒情性较强,感情表达细腻。
面临问题
在灶戏的发源地固始,灶戏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它在中青年一代人中的影响已逐渐消退。如何让这朵艺术奇葩继续绽放,固始县文化部门从排演剧目开始了对灶戏的民间艺术抢救。
固始县文化局编排了《郭丁香出嫁》折子戏。作为一支稀有剧种,灶戏几十年来第一次登上舞台,该剧的主要演员都已过不惑之年。《郭丁香出嫁》是《郭丁香》其中的一折,主要讲述的是张万良娶郭丁香的前后经过。该剧在唱腔中融合了当地花篮戏、倒七戏、端公戏、大鼓书的声韵,并且还有豫南民歌的风韵,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唱词诙谐幽默、腔调婉转甜润、情节曲折感人,特别是在出嫁一场戏中,融入了许多民间婚俗的元素,让人不仅在欣赏唱腔的同时,对豫东南地区民间婚庆礼仪有诸多了解。撒轿子门、过状元桥、抢红花生、穿三寸绣鞋等一整套风俗礼节都在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