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新县西部,地处大别山北麓,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属湿润气候区。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地理分区属2.14.5和1(1)4A。面积2000公顷,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14°45’-114°48’,北纬31°36’-31°41’之间。[1] 连康山自然保护区是1982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历史文化
连康山是古老的军事教科书。明嘉靖《光山县志》载:“三国时连康在此立寨”。据传:连康是个刚烈勇猛、武艺高强的青年,为反抗压迫,在此举起义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光山县志约》载:“连康寨外,有三关,甚险峻,关外有练兵场(东教场),传为连康练兵处。”山上有“摩旗尖”(今扯旗尖),系连康树义旗处,今尚存插旗杆的石眼,深尺余,方六寸;“擂鼓台”,传为连康当年擂鼓练兵处。关内奇峰突起,怪石参差,上有瀑布泉(今名娃娃凼),中段隐入石峡中,泉水忽从两石中喷出,有如白练缠绕。此外还有“太子床”(连康亦名太子)、“马槽”、“棺材凼”等遗迹。
连康山是幽深的佛教经典。南宋端平年间,高僧大士航来此山修一大庙(今称“老庙”,遗迹尚存),并于庙侧掘塘种莲,以供观赏,称莲塘庙。后广收门徒,又于四周纵横数十里的七十二个山头上修建七十二座小庙,后人称之为“七十二莲塘”,并以此闻名于世。昔有七十二庵,今尚存二十余庵。连康碑、云溪碑,星罗棋布的和尚圆寂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