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信阳风情 >> 风情与品牌 >> 浏览信阳

河南新县: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发展

2014/6/3 9:46:29 点击数:174 【字体:

河南新县: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发展


    有“红色首府将军故里”之称的河南省新县,把当地丰富鲜活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当作一面面镜子,查摆“四风”问题,解决百姓诉求,以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成效明显。

    地处豫南大别山区的河南新县,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在革命战争时期,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党和国家献出了5万5千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培育了43位将军和5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新县留下了365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和纪念地。

    “新县红色文化承载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他们的永恒追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个共产党员都把这些鲜活生动的革命教材当作一面面镜子对照自己,查摆问题,真正做到务实清廉为民。”新县县委书记杨明忠在接受记者时说。

    红是新县的主色,也是本色。如何让“红”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得耀眼?新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林青告诉记者,作为革命老区,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县结合当地实际,不断活化载体和形式,用先烈事迹感如后人,在更高层次上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林青告诉记者,新县依托大别山区红色资源编写出版了《红色土地 英雄人民》、《一代名将许世友》、《红色印记》等红色书籍,拍摄了《热血丰碑》、《五更寒》、《上将许世友》等一系列反映新县革命历史、风土人情的影像制品并在电视台滚动播放,组织文艺工作者创编了《首府红潮》、《送郎当红军》、《不倒的旗帜》等一批红色歌舞节目,编排了反映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的情景剧《红色大别山》等,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艺作品,成为新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

    为了让红色文化传承更具内蕴,更有新意,新县高标准建设大别山干部学院,着力打造“立足信阳、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县内及周边县、市培育打造现场教学点23个,开发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成为远近闻名的党性教育基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红四方面军纪念馆已成为新县以及周边地区众多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的活教。

    据新县县委组织部长林志成介绍,为增强教育效果,新县还采灵活多多样的教育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情景剧《红色大别山》、聆听革命后代讲述《大别山劲松——刘名榜》等红色故事。到河南检风园廉政文化广场、将帅馆红廉文化陈列室等地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同时,在县电视台开设“红廉大讲堂”,每周一期,组织党史专家、革命后代、老干部等讲述红廉故事。

    为放大红色文化效应,新县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将军、县内各党性教育基地为素材,制作灯箱广告和宣传牌300多块,打造了红色文化一条街。利用机关、学校、社区宣传橱窗,宣传新县厚重的红色历史和英烈们的优良品德,在县城中心位置设立红色文化墙,制作介绍新县红色历史和英烈优秀品德的宣传展板30余块。依托大别山红歌广场,每周举办1-2场“红歌大家唱”活动,组织县歌舞团深入开展文艺演出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景区,在全县上下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将红色文化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达到在传承中教育人、激励人的良好效果。

    传承历史,红色文化铸就品牌;发扬传统,红色精神历久弥新。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田铺乡群众反映的低保不公问题解决了;彭河村的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卡房乡的优抚对象终于可以在本乡的农商行领取抚恤金了,而每天上下学要走10多公里山路彭河的130多名孩子,不久就可以在家门口就读了……据了解,截止目前,全县共征求意见建议4561条,其中“四风”类2993条次、民生类1181条次、其他类387条次。确定立行立改事项977项,已整改386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已建立联系点151个,联系困难群众1215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895件。

    新县县委书记杨明忠告诉记者:“新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不计其数,仅有据可考的就不下365处。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新县,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就是要牢记宗旨,立足当地,继承先烈遗愿,脚踏实地真干,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新华网(2014-05-3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