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梆”,即“怀庆梆子”,俗称老怀梆,为河南地方戏曲中一个特色古老剧种,形成于明代末期,是受古怀庆府当地的民间杂曲、地摊、社火、海神戏及晋、陕梆子戏等影响逐步演变而来的古老剧种。于光绪27年(公元1901年)传入西河村,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了。在西河村,怀梆第一代传人名叫张守善,生于光绪年间,他在少年时随父常年在怀庆、清化一带做生意,自幼酷爱文艺戏曲,受当地怀梆的耳闻目染,学会了怀梆,回家后带一帮小朋友便开始学唱,怀梆剧种由此传入西河村。张守善之女,幼年因家境贫困送入郑州戏班学戏,回家探亲对本村的演出进行了一系列指导,对以后的演出起了关键作用。
西河怀梆角色齐全,声腔、念白、板式、曲牌、音乐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唱腔以大本腔为主,气发丹田,粗犷豪放,高亢激越,条件好的青衣则伴用假腔特高音衬托,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念白以地方语言加舞台用语,质朴率真,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韵。武场打斗同外地的怀梆戏不同,所用的枪械为真刀真枪,打斗也为真打真斗。
西河怀梆的演出形式有简单的说说唱唱、旱船表演、舞台演出3种。曲调板式有大板、二板、流水、垛板、二八、倒三梆、涵韵等。该戏多为生活小戏。旱船形式演出的剧目有《鸳鸯坡》、《周玉善送女》等;舞台剧目有《反徐州》、《赶秦三》、《双头马》、《黄巢别家》等,现存新老剧本计70部,仅这些剧本,对研究的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变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