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乡 >> 文化遗产 >> 文遗动态 >> 浏览新乡

传承民族文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4/1 17:59:39 点击数: 【字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古老手工艺术逐渐销声匿迹以至于面临失传的境地。这些手工技艺是当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国灿烂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传承做贡献。

    2012年7月13日,河南师范大学“农业生态文化调研服务队”来到新乡市牧野区尚村,寻访尚村“缉锅帽技艺”。“缉锅帽技艺”简单的说就是草编技艺,以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成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做,在我国民间大多是农民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

    尚村“缉锅帽技艺”制作的草编产品,其主要原料是:经过脱粒后包括根须、茎、叶的整丛麦子以及苞米棒的几层皮。其制作的草编产品有既可平铺又可卷放的草褥子、有用做凳子的蒲团、有用于蒸饭做盖锅的锅帽、有用于盛物的提兜等多种工艺,在这些工艺中又以“缉锅帽技艺”最为出名。草编技艺中,苞米皮儿的编制工艺最为复杂,特别是带有彩色的吉祥图案或文字的蒲团和提兜,需要事先选择质地较好的苞米皮儿染色、晾干后以备用,编制的时候根据图案选择不同颜色的皮儿,按照一个方向顺着劲、转着圈、搭着茬编,编好后在外形上找不出任何接茬。苞米皮儿的另一个用途是在做饭时用以包裹或隔垫面食,如蒸饽饽馒头、烙粑粑。

    在尚村,我们找到了尚村的老支书郑邦彦,他为队员讲述了尚村“缉锅帽技艺”的历史和概况。尚村原来是一个贫困的村庄,在改革开放以前,村里的成年男子大多以制作这些草编为生,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政策放活,村民大多开始从事经商、打工、创业等多种行业,逐渐就很少有人从事这项技艺了。现在,会制作这项草编技艺的艺人已经原来越少了,而且村里也没有以前制作的实物了,这项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境地。随后,我们实践队员又走访了一些村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这项技艺,只有一些年龄稍大的村民才对其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2010年新乡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为尚村“缉锅帽技艺”颁发了“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了这一决定。曾经是尚村的宝贝的“缉锅帽技艺”,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就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一定要好好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

    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富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也是我们河南师范大学“农业生态文化调研服务队”对尚村“缉锅帽技艺”进行寻访的目的所在,希望可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唤起公众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原网 2012-07-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