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行驶在三原线绕城改线公路上,透过车窗放眼望去,油亮宽广的大道,流畅柔美的线形,满载欢驰的货车,像一幅巨作在眼前拉开画轴,让人感觉好似穿行在“画”中。欣赏着美丽的图画,憧憬着这条“黄金大道”贯通后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回想过去这里紧靠城区却偏在一隅、人所不往的情景,不禁感叹这样一条“黄金大道”该凝聚着建设者多少的智慧和汗水啊!
倾心谋划 绘就蓝图
三原线既是河南北部的南北大通道,也是我市的经济大动脉。然而,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三原线辉县城区道路已经失去了运输大通道的功能,逐渐演变成了城市化道路,公路运输效益明显下降。
几年来,我市一直谋求突破这种制约,实现公路交通的大格局、大发展。市公路局局长琚宪顺在谈到为何修建三原线绕城改线公路时说:“改建三原线城区公路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执着愿望,是辉县老百姓的热切期盼,也是我市建设豫北地区中等发达城市的迫切需要。”2007年,市公路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结合新形势,抢抓机遇,转变思路,倾心谋划,理出了将三原线改线和原北二环项目整合起来、力争列入国家项目建设这一思路,绘就了三原线辉县城区绕城改线项目的蓝图,并立足实际,分步推进,于2008年先期建成了绕城改线(李固至赵凝屯段)3.5公里,拉开了三原线辉县城区绕城改线工程的建设大幕。
三原线辉县城区绕城改线工程(赵凝屯至三庆桥段),起于常村镇赵凝屯村,经古章村、常西村,过孟电水泥厂,百泉镇的王家庄、秦家庄,在北关村与南关村中间穿过,最后在三庆桥西北处重上三原线,全长15.594公里,路基宽26米,路面宽23米,投资1.4亿元,是我市干线公路建设历史上第一个单项投资上亿元的公路建设项目。
与南水北调大河在市区东北相依相携的三原线辉县城区绕城改线公路,不仅能优化我市干线公路路网结构,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城区交通环境和城区群众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三原线绕城改线建设投资大、规模大、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说是一场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役。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必要前提。
为解决资金难题,市公路局局长琚宪顺,市交通道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董玉龙等多次上新乡、跑郑州,争取将绕城改线建设列入河南省路网改造项目。
2008年12月31日,在项目截止的最后时刻终于圆满完成了繁复细致的各项报批工作,拿到了立项批文,一举争取上级资金上亿元。在随后的勘察设计过程中,发现原建设标准与沿线部分地区远景发展规划不相适应,市公路局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计自己利益得失,将我市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进一步的争取努力,对部分路段线型及起点、终点进行了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为了使群众更满意,我局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超前设计、一步到位,对绕城线加长加宽,道路由原来的14米加宽到了23米,由原来的12.51公里增加到了15.594公里。”该局的总工程师郭玉林对记者说。
三原线绕城改线工程途经孟庄、常村、百泉、高庄四个乡镇,加上电力、通讯等沿线设施,拆迁任务相当繁重。市公路局党委书记赵军辉亲自上阵,担起了工程协调任务,每天都要在沿线跑上两三回,沿线乡镇及有关单位也高度重视,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通力配合,做了大量工作。
充分的战前准备为工程开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09年6月,该工程在众人的期盼下正式破土动工。
严细管理 质量争优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把这条黄金大道修好,修出辉县公路的精神,修出辉县公路特有的品质,辉县公路人在施工过程中,如同呵护自己的脸面一样,呵护施工形象;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工程质量。
在施工期间,项目部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一环扣一环,及时部署每一步施工任务,着力加强现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生产安全质量;全面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确保点、线、面施工步步推进;切实搞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树立辉县公路品牌。从项目经理到质检员,从质检员到广大职工,人人都紧绷“质量第一”这根弦,做到严把“五关”,即:材料进场关、施工程序关、质量检测关、试件(块)试验关、质量验收关。以强化压实度、强度、厚度、宽度、高度、平整度“六度”作为整个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标尺,严格“三检”制,按合同办事,按设计施工,按规范要求,经自检不合格的绝不进入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技术指标的坚决返工。
绕城改线作为新乡市重点公路工程,我市将其列为重点项目,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公路建设指挥部。新乡市公路局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我市领导崔学勇、张星吉、高家轩等上路视察不下三十次,深入施工现场,抓进度、保质量、解难题;市人大、市政协也多次组织调研组专题视察。
“要把绕城改线公路建设成为展示辉县形象的文明路,方便群众和游客出行的民心路,促进辉县经济发展的致富路,提升辉县品牌的样板路!”这是市领导的一再嘱托,也是建设者们的神圣使命,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形象、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公路人的心中。
逢山开路 遇河架桥
在孟电水泥厂西,看着两边的峭壁,想象着建设者开山筑路的艰辛,仿佛又看到了一幅愚公移山的画面,听到了乒乒乓乓凿石开山的声音。有的工人做着炮点标记,有的工人手执风钻打着炮眼,任凭旋起的灰尘扑上他们的脸颊,落满他们的衣服,挖掘机剥落着山上松动的石头,铲车向卡车上装载石块,一辆接一辆,一趟接一趟,日复一日,厚实的小山只剩下瘦瘦的一片脊背……
三原线辉县城区绕城改线工程开炸石方130万余立方米,开挖土方28万余立方米,路基回填土石方约51万立方米,炸开北关村东、富庄桥东、孟电西三座山头,运送土石约110万立方米,孟电东填方约10万立方米,修建三庆桥中桥和富庄桥中桥两座桥梁,涵洞65道……
看着这一串串的数据,踏着这条平坦大道,我们不禁感叹:多少个日夜,在万家灯火,户户团圆之时,他们奋战在施工一线上;多少个日夜,任风雨寒暑,他们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多少个日夜,他们加班加点,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多少个日夜,无论难度再高,危险再大,他们稳扎稳打,迎难而上。
琚宪顺说:“我们的干部职工修路积极性很高,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真正为辉县公路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正是这样一支公路干部职工队伍,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才换来了我市通达繁荣的火热发展景象。
众志成城 奏响凯歌
为了修这条路,公路建设者夏季冒着三十五度以上的高温酷暑,冬季顶着零下七、八度的低温,日夜奋战,汗水和灰土混在一起,成了“水泥人”,没有一个人嫌脏、怕累、偷赖和退却。2010年7月份,正值施工高峰期,副经理王志超的爱人患心脏病要赴北京做手术,他安排亲属前往陪同;副总工白金龙的父亲患心脏病先后三次住院,他晚上陪床照料,白天照样上工地,没有耽误过一天;还有的因高温中暑,醒过来接着干,有的因严寒感冒还未好彻底就重返工地,整条施工线就在城边,有的离家不过咫尺,但没有一个人借机回家,全身心扑在工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从开工到建成,不论是制度、管理,还是组织、创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浸透着每一个公路人的心血和汗水。新乡市公路局发出嘉奖令,称赞辉县公路干部职工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全国公路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竞赛金杯、新乡市“和谐畅通杯”竞赛优胜单位、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突出贡献奖、辉县市“创业杯”优胜单位、城市建设先进单位等桂冠也纷至沓来。
公路建成后,老百姓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城区百姓高兴地说:“绕城线通了,很少有货车往市区走了,我们这里的环境变好了,道路也不堵了。”公路沿线的干部群众说“盼望几辈的致富路终于修通了”。开货车的小伙子乐呵呵的说:“以前拉水泥还得往城区走,人多、车多,可不方便。现在绕城线修得又宽又平,比走城区得劲儿多了。”路通了,厂兴了,财旺了。每每谈起这些变化,人们都感慨地说:“公路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强市富民的黄金大道。”
漫长变瞬间,坎坷化平坦,承载着梦想和希望,勾画着和谐与幸福。宽敞平坦的三原线辉县城区绕城改线公路,回报给辉县人民的是安居乐业的康庄大道、兴业丰粮的锦绣家园。那巍峨的群山,那清澈的河水,那炊烟袅袅的村庄,那春绿秋黄的田园,在勃发着无穷无尽的生机与魅力的同时,更在见证着辉县富民之路的铺就、辉县民心之路的延伸!